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
各位来宾下午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奇迹,它也使我们的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但是,始终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这个矛盾日益上升,至今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瓶颈,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目前的情况是,技术创新能力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全适应技术创新的形式。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要在技术追赶中做到趋利避害,必须有清晰的思路、理念和有效的政策导向。下面我想就创新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发展环境讲两点意见。
第一、自主创新需要经济驱动力。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对土地、矿产资源、资金、劳动力等基础生产要素采取了低税、低价政策,环境保护标准也比较低,由此提供了一种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环境。这种发展环境使产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依靠生产要素低成本可以很快地形成某种竞争优势,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在经济起步阶段,这往往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环境不支持大规模的技术创新。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发展阶段的变化,生产要素低税、低价的政策调整得比较迟缓,致使投资效率逐步递减,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凸显。创新不仅是一种持续的高投资,具有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过程,而且创新的成果极易被他人所复制,因此只要资源依赖型的发展存在,低效率、高效能的发展模式就很难改变。目前地方企业对资源有很强的依赖,在可以很轻易地获得生产要素和大量订单,利润还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几乎谁也不愿意平白无故地去转变增长方式,谁也不愿意大量投入技术创新。由主要依赖资源环境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求的发展,这是发展模式升级的过程。有极大的难度,它往往是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危机倒逼的结果,离开市场的倒逼,多数的企业很难自觉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
从这一意义上说,创新或者是不创新这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选择,有怎样的发展环境,大多数企业就会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影响企业行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基础生产要素的价格、环境保护成本、竞争程度和需求的水平。在包括土地、矿产资源、能源、劳动力、资金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充裕,而且价格低廉,环境成本可以外部化的情况下,企业则更倾向于选择外延扩张的战略。只有生产要素趋紧、环保从严、市场竞争充分、需求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多数企业才会逐步被逼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按照一般规律,资源稀缺,价格上升,企业要么提高资源效率,要么寻找替代资源,要么放弃资源消耗量大的产业或者说生产方式,这样就会使过渡的资源需求得到抑制。同样,环境恶化、环保监管从严,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压力就逼迫企业要么创新工艺,降低污染,要么改进技术降低污染治理成本,要么就退出高污染行业,这样就会使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步取代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伴随这个过程就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大规模技术进步又是在资源约束增强和环保监管力度加大条件下,市场作用和市场主体选择的结果。
随着经济总量扩大,中国的土地资源稀缺的压力,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水和矿产资源、税费价上调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环境成本内部化等压力,都在迅速上升,逼迫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的客观条件已经存在。但是较长时期以来,包括土地、能源、矿产资源、汇率等基本生产要素的价格明显地被低估了,资源税也没有到位,基础生产要素价税的严重扭曲和环境监管不到位,使高投入、低效率、重污染的成本严重失真,他们获得的过高的虚增利润,这就使企业从比较效益出发,更愿意维持现有的增长方式,而无心走向技术创新之路。目前,资源环境的压力已经十分强劲,但是由于生产要素的低税、低价政策改革不到位。巨大的压力实际上隔离在了政府层面,没有充分转变成为价格信号和税收信号,向企业传递,政府的屏蔽作用使市场倒逼企业创新的能量被阻截了。
促使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问题,原则上讲就是改变发展环境的问题。就是说科技创新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前提。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当要素的市场价格使那些低效率的产业和企业无利可图,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原则真正兑现的时候,技术创新就将成为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只要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市场充分的反映稀缺程度,严格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监管,和政府以税费进行激励,这样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
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开始进入科技创新迅速发展的阶段,政府应该把握时机,控制力度,加快培育和建设生产要素市场,逐步放开对土地、水、成品油、矿产品等生产要素和稀缺资源价格的实际控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矿产资源的税费改革,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进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的步伐。这就可以发挥价格、税收、汇率、利率和环境监管、市场监管的作用,使那些必须释放的资源环境压力成为迫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驱动力,为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效率创造经济增长开拓空间。
第二、参与全球分工,应立足自主创新。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跨越战略,使我国的产业水平和生产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为今天的辉煌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我们重新评估以市场换技术的过程的时候,发现国内很多行业尽管让出了市场,甚至让出了部分的所有权,但是并没有换来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有的企业技术能力实际上在衰退。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忽略了一个基本现实,中国企业要跻入世界强者之林,必须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石。
技术引进最本质的意义在于缩短技术学习的过程。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重引进后的使用,轻引进后的学习,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资金投入结构。平均花1个美元引进技术,日本当年要花大约7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而中国平均只有7分钱。这100倍的差别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日本人最注重的是技术学习的过程,而我们更注重的是引进本身。他们把主要投入用到了自己技术能力的培养上,而我们把投入资金的绝大部分用到了引进、再引进。
两种思路,两种结果。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不到30年,日本走过了从引进到创新的过程,进入了技术输出国的行列。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我们对外技术依存度仍高达50%左右,重要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型转变。在技术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技术依赖的泥潭。很多技术实际上是引而未进,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种外在的,没有在本企业扎根,也没有培育出在引进平台上的再创新能力。当那些引进的,正在应用的技术需要更新的时候就只能再引进。横向上看,一个技术多家引进,纵向上看,一次引进就是二次引进和再引进。在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不断循环中,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所谓技术消费国。结果,中国企业的技术费用总量并不少,但大都用在引进、再引进之中,较少用于培育自己的技术能力。
另外,在大多数合资企业中,外资控制着技术和技术来源,中国技术人员不可能参与核心技术的研发过程,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很难有用武之地。因此,即便企业的产品、工艺、装备层出不穷,但没有给本国技术人员留下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革命所创造的技术平台可以被我们所共享,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示范作用、技术传播效应为我们技术追赶创造了有利条件,把握得好甚至有可能实现超越式发展,但是如果对这些有利条件在认识上出现偏差,或者把握不当,有利条件本身就有可能成为陷阱。
有了引进这样一个省时省力的技术来源,一些企业产生了一种技术投机心理,幻想依赖引进的技术来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放弃了自主创新力量的积累。一些地方误将外资企业的技术能力,就看作本地的技术能力,把加工组装产品中的高技术就看作本地的技术水平,放松了培育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努力。一些地方热衷于引进外资研发机构,但是却对如何利用它的溢出效应,提高本地自主创新能力,没有清晰的思路。
调查发现,在很多可以方便的,通过引进获得技术的领域,本国的研发工作就停滞甚至终止了。一个发人深省地现象是,凡是无法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例如宇宙飞船、核潜艇、浅时(音)飞机等等,只能从侧面吸收和借鉴国际科技成果的情况下,经潜心努力都研发出来了。在汽车行业,曾经被打入另册没有引进合资条件的企业,反而在聚集人才、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上走到前面。曾经作为行业主力军的企业应该承认,在一段时间反而落后了。
中央提出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其中应有之意,就是在开放中要更加注意实现我国的目标。韩国和台湾地区很成功的一点是,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培育了自主创新能力;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培育出了本地资本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锻炼出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在参与全球竞争中创造了世界水平的企业家,并由他们带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核心技术是竞争力的精髓,谁也不会转让。没有技术独立就要受制于人,要丢掉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国企业要立足世界之林,就要以最大的决心,持之以恒地培育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