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魏江:
尊敬的徐部长,还有各位领导和同仁。今天这个题目其实是在徐部长的关怀和指导下完成的一个研究项目。因为如何来扩大内需,如何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扩大内需,这是一个既新又具有很强挑战性的课题。为了这个项目,我们这几个月都在做相关的一些准备,今天把一个初步的研究情况向各位汇报。这两天我在下面聆听一些领导和专家讲座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两天讲座给我们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针对我今天的主题有关的,昨天深圳市的前副市长刘应力同志,他给我们讲了深圳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就讲到了一个概念,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他讲了一系列的数据。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数据是,深圳市2007年GDP总量中高新技术产量增加值了32%,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占52%。但是他讲第三个数据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是25%。这个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在总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的贡献跟GDP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不是成正线性的相关关系。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对各地方的财政收入情况有了解的肯定知道,对于我们当地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是什么呢?是制造业吗?第二个问题,当时在下面听的时候我在想,今天早上厉董事长还是尹董事长讲到的问题,两位都讲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为我们打造自主品牌为构筑我们自主核心技术能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咱们民族产业的骄傲,但是我们同时,我们也去反思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制造业基本上处于为国外做OEM,与国外打工。刚才吴老师刚才也讲了,就是服务业的法我们的服务业会不会在未来的20年、30年又重新走国外的服务业的OEM道理?会不会?因为昨天和今天其实有很多报告讲到这样的问题,在过去产业转移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的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走一个更制造业同样相类似的路子。所以刚才讲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怎么样在未来的服务业发展中,确立我们自己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兴产业。
我因为从浙江大学来的,所以我对浙江的情况相对比较了解,浙江省前两天的数据,国家统计局说浙江省的人均居民收入现在已经超过了北京,居全国第二。上海、浙江。但是如果据我的了解,当然这都是猜测,可能还值得研究。浙江的人均居民收入其实带有保守的估计。因为我做企业非常清楚,浙江很多的企业利润的产值是大大压缩的,是保守的。我知道前两天就浙江的一个地方,叫玉环,这个企业去年的销售是6个亿,利润是8000多万,但是实际报出来的利润2500万,所以这个数据不是减少了一半,而是减少了2/3。当然这个情况都是我的猜测。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浙江的人均GDP、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也好,在全国居前列。但是浙江省的服务业比重到2007年还只有40.2%,全国平均水平39.5%,比全国只高0.7个百分点。再看深圳市人均GDP超1万美元的城市,杭州市是接近8000美元,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多情况是例外的,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的服务业比重40%左右说明了什么?而浙江面临的就是严峻的挑战,就是我们的制造业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面临的挑战比较要升级,但是往哪里升?升级的方向往哪里走?这是一个难题,为什么?因为由于劳动法的实施,由于人民币的升值,由于美元的贬值,这些年浙江的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日子非常难过,在浙江的黄野(音)做了一个调查,他们人均产值在25万以下的企业已经很难生存,如果人均产值是15万元以下的企业现在只能关门。所以从深圳、到浙江,到我们国家的这些问题上面,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型服务业,如何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成为一个现实、又非常重要的战略命题。所以徐部长的命题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战略前瞻的问题。但是时间很短,我今天只能是把我们现在研究基本情况从三个方面来做汇报。第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解决刚才三个问题的同时,我们已经在拉动内需方面发挥了它应该发挥的作用,而且前途光明,空间很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应该看到我们的不足。所以第二方面我会介绍一下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的基本挑战和基本现状。第三方面会简单地汇报一下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来促进我们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全球竞争中确立我们的竞争地位,必须要从制度、体制、政策等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这三个方面来做汇报。
第一个(服务业重要性就不讲了)我们可以看到服务业的发展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显著的。在拉动内需增长之前,我们首先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做一个梳理、归类,我们分解为四个方面,第一块、就是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这方面上海和北京、深圳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第二块、ICT,信息服务,昨天郭为先生讲的神州数码,就在做一个金融服务的产品设计。这背后就是ICT的支撑,所以ICT的发展包括软件,应用软件,ASP等等。第三块、科技服务主要是涉及到科技里面像创新平台、服务体系等等一系列服务。第四块、商务服务,主要是服务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商务系统,比如说市场、设计、品牌、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等这一类。我一说这些产业,各位都会感觉到这些产业非常有竞争力、非常有生命力,是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当中非常大的产业。产业的发展是从信息服务和金融两个方面对2001年到2007年我们的数据做了统计,主要是建立在国家的统计年鉴,和全国发展统计年报。从这两份报告来看国家这两年服务业发展非常快,比如说电信在这6年增长了1倍多,尤其是个人和家庭的为储蓄保险增加了2倍,这是围绕内需,对生产过程支撑就不汇报了,因为这个题目是扩大内需。内需就是面向终端消费。我们再进一步剖析,在居民的家庭现金支出里面,通讯和保险的支出不断增加。通信服务和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了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边上两个图是最近发展的增长情况,基本上是在8%、9%、10%,其中保险这一块是20%多,22%、26%,28%,以这样的速度增长,所以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体现出来了。除了现实的消费拉动之外,另外就是对新兴服务业,这是具有很大创新性的,比如说增值服务这一块的发展也很快。每年增长速度在20%以上。说明这种需求发展也很快。在增长很快的内容里面,其中通信业务的中间值的比例增加,在整个通信业的收入里面也得到了提高,到2007年中间产品增值服务,已经占到通信服务总收入的1/3。所以这是第一。从金融服务和通信服务两块来看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显著的。
再来做一个比较,服务业跟制造业的关系。我一开始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深圳是这样,浙江是这样,上海也一样,在GDP这一部分里面,制造业比重很高,但是对财政收入比例比较低。为什么?这跟我们现在的税收政策、跟现在的产业政策有关系。现在产业这一块的放水养鱼,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等方面,由于制造业享受很多这样的政策,但是服务业就面临这样的一些挑战,比如说前两天我在杭州碰到一个企业,他是做服务业的,他说服务业融资困难,因为没有固定资产。向银行贷款的时候,为了能够贷到款,没有办法做服务业的同时做制造业,为什么呢?他说制造业不是我赚钱的,我为了融资的需要。所以在这里面不得不给我们提出问题,我们现在税收财政政策到底怎么来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从这个里面何以看到的,从这几年的发展、就业来看,从老百姓的收入来然,显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没有服务业发展快,这几个图最下面的那条线就是制造业,而上面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等。在金融服务里面就业增长率到2006年增长了25%,而制造业增长不到5%。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看他们的收入情况,显然知识型服务业的增长情况、劳动报酬情况也是远远高于制造业和农业。今天在坐的厉总讲的曙光,在制造业里面是很高端的企业,但是大量的制造业,我们也来看收入水平,在这几条线里面可以看大,农业是最低,这是毫无疑问。制造业和我们的新兴服务业的收入水平将近是服务业的1/10或者是1/2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内需是靠什么来促进的?内需靠什么来拉动的?是靠老百姓口袋里面有钱,对老百姓未来的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来消费。但是制造业能给我们老百姓多少的预期,我不是说打击一片的制造业。这是同统计株距来看。从收入也好、制造也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拉动了内需,直接促进了内需的扩大。而且这方面的发展将越来越成为拉动内需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成为改善我国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提高国民消费能力的重要产业。越来越成为我们通过创新来产生新的增长点,产生新的消费,刺激新的内需的活跃的产业点。所以按照这样的结论,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问题,具体的数据就不解释。
为什么会这样拉动?原因就在于它在创新过程中构筑了新的增长点,让消费者分享到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总量还是不大,在欧洲、在美国、在英国等等这样的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到GDP的25%,而我们国家的比例很低,大概现在比例不到10%,不同地区也不一样。为什么发展速度不一样,我们首先看一下现状、看一下问题,这里有三个现状,第一点就是我们服务业发展总体之后,制约着我国经济总体协调发展。为什么?因为我们服务业的比重占GDP的偏低,这个不是说偏低的概念,而是中国发展的规律跟中国自己的特色几乎都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的人均GDP达到一万美金的时候,我们的服务业比重还没有超过一产和二产之和,还没有到50%,这是很怪的情况。杭州市的GDP到2008年会接近8000美金,但是杭州服务业的比重到现在为止只有2%到3%。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而且我们国家这两年不是说在提高,从十六大、十七大,连续两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都提出要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但是实际情况?在不断地下降。为什么?第二个就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会比刚才讲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总体服务业来讲,它的发展速度竟然要比二产慢。它的拉动内需也显著、创新也显著,但是发展比较慢,这又是为什么,这里做了两条线的说明。这个结论是什么呢?我们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占比重严重偏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短腿。总的最大的一块就是二产。三产的比重偏低,同时中间小的那几块,就是我们现在像金融、信息、商务、科技等等比重蛮低的,到现在为止金融的比例还只有3%。这个比例是严重偏低,这是一个。第二个国际竞争力不足,这就呼应我前面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服务业会不会又给别人打工。答案是严峻的形势、严峻的挑战。因为这两年连续从1998年到2006年、2007年贸易顺差的同时,我们的服务业年年逆差。而且服务业的逆差是拉大。为什么服务逆差是会拉大呢?市因为我们的服务业在给国外打工,我们的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比较弱,是因为我们服务业发展、创新还是不够。刚才那个图是我们国内的顺差和服务业的逆差比较,这个图是中美的比较,当然中美比较不能说一定有多少的解释需,这是我们看到的情况,就是美国是在逆差的同时,服务业是保持着800亿美金的贸易顺差。但是我们的贸易跟美国的服务业在处于逆差,而且逆差在不断地拉大。
第三个、为什么会这样?尽管徐部长在这里,我的话不一定对。我们的创新投入比例在制造业这一块里面是比较明显的提高。科技部的火炬中心,也跟我聊的时候讲到,火炬中心,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在投的时候,想给服务业发现没法投。为什么呢?现在的政策怎么去支持服务业,对他进行政策的支持呢?现在政策没有。到底什么叫高新技术产业,什么叫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怎么去评价,这些问题还值得研究。而且这个数据看下来,我当初也向徐部长汇报过,我都不相信这个数据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这个数据是官方来的,我们国家的统计年报、统计年鉴,我们在2006年金融服务业投入比例只有0.002,严重的偏低,而且我不知道情况为什么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服务业到底有没有在做自主创新,钱往哪里去了,金融业这么算下来,还有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这一块的投入比重只有0.01,所以这样的投入水平情况下,我们如何去构筑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到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所以刚才讲到国际贸易顺差、逆差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咨询服务也和现代服务业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里面去。必须要高度重视这种现代服务业在自主创新里面,在创新型国家里面,在基础创新体系里面,它应该有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方面我们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面临哪些障碍,这个都不讲了,这也是上次开会的时候,包括马老师也提出了,到底我们的咨询服务业发展,有什么问题?这里我们梳理了三个方面:一个是各个地方的政绩观的偏差,因为短、平、快,追求GDP,追求短期的出口,出口导向、外向型导向的情况下,因为制造业效果快,杭州有一个案例,杭州引进东芝笔记本,杭州市在东芝笔记本引进之前,根据我们国家的考核指标,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比例不高,怎么办?为了让杭州的高新技术产业比例提高以后,杭州引进了东芝笔记本生产线,那条生产线引进以后,一年下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加值达到20亿美金,这个数据一拿来杭州就很好看了。但是这个东芝笔记本引进以后,对杭州的经济发展、对杭州老百姓的收入、对解决杭州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对杭州非常稀缺的土地资源情况下,我们有多少的真正的好处,什么叫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是像我们刚才讲的曙光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是为之而骄傲。但是如果说我们的高新技术就是做键盘,就是做硬件,就是做个外壳,这样的高新技术我个人带一点偏见的说法,还不如不要。所以杭州搞了那个东西以后,20亿美金上去了。但是对老百姓来讲、解决民生问题来讲,我们都不得不摇摇头。所以这种政绩观的问题当然又跟国家的政策有关系。我们国家到底是不是真的鼓励我们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创新。第二个就是市场垄断程度比较高,我们制造业在开放,制造业在民营资本进入,但是我们的服务业里面,到底开放程度怎么样,我们说行业进入壁垒很高,垄断程度高,市场化运作能力不足。这里面我不点具体的案例。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能体会到这样的问题。因为跟我们的生活就相关。第三个创新政策缺乏针对性,创新激励不足。为什么这么讲?我们科技政策里面到目前为止对服务业的重点项目、优惠政策条件的列出是没有考虑服务业特性的,主要是围绕制造业来干的。因为我们高新技术产业的东西一拿出来以后,资产多少、固定资产多少,一算发现服务业不合适了。这里还有税收里面的加紧抵扣政策。再比如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现在在软件产业这一块以纳入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范畴。但是其他的都难以享受相应的政策。这是三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总体上面讲,要改变短平快的政绩观,要针对服务业的创新出相应的政策,要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来发展服务业。比如说我们像市场化里面,如何突破服务业的垄断瓶颈,如何让服务业开放。再比如说加息抵扣政策,创新平台政策、专项政策等等,我们梳理了一些政策,包括科技部的政策,这些政策里面对于我们鼓励神州数码这样的企业已经有实例了,但是大批的中小知识型服务的企业,真正可以享受这样的政策我们翘首以待。还有对高新技术的评价里面,能不能修正和完善、优化我们现在中小企业创新激励的条件,如何促进鼓励这些代表未来发展态势的新兴服务业,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最后我总结我以上讲的内容,就三句话。第一句话、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句话、但是还是很不足,原因在哪里?在于我们的投入、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政策有很多障碍。第三句话、必须要改革、突破和完善现有创新政策,为我们国民经济真正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好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