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李斌”。像李斌这样的顶尖工人能否“复制”?在上海电气集团,早就进行着一种大胆尝试,希望从李斌身上总结经验、循环利用,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李斌”。如今,效果已显现:一方面,作为“摇篮”的李斌技师学院,4年中“批量制造”了近万名中高级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工人冒尖的“李斌杯”职工技能大赛,4届吸引近5000名职工参加,晋级者超过60%。
就在不久前,上海电气再次创新性地提出“3+3+3”的培养模式,通过职工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搭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快培养技术工人队伍。
从“两手抓”到“三管齐下”,更多的“李斌”正在从这套体系中不断涌现。
技师学院:着力培养技术蓝领
2000年初,当许多企业以事情琐碎、不能赚钱等原因关闭职校、培训中心时,上海电气集团和上海机电工会却“反其道而行”,先是在2002年“五一”前夕建立了“李斌学校”,后于2003年8月将其升级为“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这也是全国首家以技术工人名字命名的学院。
承担培育高级工重任
它的成立,并非只是心血来潮。当时,中国先进制造业已踏上了跑道,却尴尬地发现能参与接力的运动员并不多。
“西门子公司大学本科以上员工占50%,而上海电气占16%;西门子公司高端技术工人占三分之一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端技术工人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22%。”上海电气的一位高层领导当年曾如此感叹。
不能“人到用时方恨少”。电气集团和机电工会通过集体协商,果断地确定了新一轮上海电气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到2010年,中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0%……实施这些目标,李斌技师学院承担着培育人才的职责。
培训和生产“零过渡”
与常规学院不同的是,该学院特别建立了数控技术、金工、机电、计算机、自动控制5个实验实训中心和25个实验室。现场教学,以实习促培训,每个培训班都确定专门时间,深入企业车间现场操练,实现培训和生产的“零过渡”。
“学历+能力,学院+工厂”的办学思想,使这里的课堂既是学习的场所,又是实际操作的岗位,使学员在获得技能证书的同时获得学历证书。针对农民工技能素质低的现状,院方又将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纳入培训计划,超过千名农民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在获悉李斌技师学院取得广泛效应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曾作出重要批示:“这个经验很好,全总可以总结宣传这类经验,全总应对工会技校工作加强指导和帮助,这是工会做好提高职工素质的一项很实的工作。”
技能大赛:激励工人敢于冒尖
有了培养的机制,还得创造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站出来。为此,上海电气每年举办“李斌杯”职工技能大赛,并把李斌技师学院作为举办大赛的主要基地,做到大赛与培训相结合。奖励条件非常明确,每个工种的第一名,技术等级直接晋升一级。
4868名职工参加“打擂”
这种动力,每年吸引着众多工人前来“打擂”。从2004年至2007年,共有4868名职工参加,晋级者达60%以上,其中有72人晋升为技师。劳务工共有804人参赛,有190人晋升为中高级工、37人晋升为技师。大赛对推动上海电气集团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气集团第一个“双高师”人才、“全国技术能手”金德华就是从大赛中走出的典型。“十年前,我曾觉得自己都懂了,可和高手们站在一起,就觉得什么都不懂了。”金德华由衷地表示,只有将平时工作的积累加上知识的储备,才可能从这种“真功夫”的比赛中脱颖而出。
如今的金德华,和李斌一样拥有自己的工作室,领着团队进行关键课题的攻关,忙得不可开交。他说,自己的理想就是要做“天下第一的工人”。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底气。
技能大赛经验“带着走”
38岁的冒德华,这位建设路桥公司从外来务工者中培养出来的首位技师,如今挑起了重担,管理着100多人,自己也肩负起了工艺设计、修改的重任。有意思的是,从职工技能大赛中尝到甜头的冒德华,还把经验带进了自己的分厂。
“在我们厂,只要你是高级工,每月就能享受600元的补贴;技师增加到800元;高级技师能拿1000元。”冒德华透露,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让更多的工人投身于学知识、赛技能之中。
“今年我们还要评选20名‘李斌式’职工、20个‘李斌式’班组。”机电工会主席左山虎指出,届时整个集团“李斌式”职工总数将达到102名,“李斌式”班组总数则为80个,这些都是振兴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创新模式:9年成就技能人才
有了成长的“摇篮”、施展才能的“舞台”,还得给技能人才架设一把发展的“阶梯”,使他们扎根技术岗位,并不断提升。
118名来自上海电气的技术工人日前走进上海电机学院,作为“3+3+3”全新培养模式的第一期学员,他们将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学院接受专业课程教育,力求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技术工人。
“企业希望技术工人能多渠道多角度地吸收新知识,不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唯有这样的技术工人才能适应企业发展。”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国指出,以往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显得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而技术工人自己参加社会培训和考证,又容易与岗位实际需求脱节。新的“3+3+3”培养模式,力求将技术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提升技术工人的人文素养、工艺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如今,电气集团内有3年岗位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经企业选拔推荐,通过有关考核,就能进入培训班。电气集团用3年左右时间,对这部分技术工人实施高等技术教育和高级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学员被授予上海电气高级工证书。特别优秀的技术工人,可再用3年提高学历层次,考核合格,可授予上海电气技师证书或高级技师证书。
上海电机学院还为每位学员设立“学分银行”,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也可中断,学完一门课程累计一门学分,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3年的学习内容可延长也可缩短。学员获得上海电气等级证书后,与参加社会考证的技术工人享受同等待遇,企业将根据证书等级,落实员工相应待遇。
徐建国认为,这样的培训也为提升外来务工者职业素质开拓了新途径。如今,上海电气的技术工人队伍中,80%是外来务工者,新培训模式所构筑的技能和学历双通道,解决了技术工人因为学历低而无法晋升的问题,有利于企业更好地留住技术工人。
对话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国———
“舞台越大人才创新力越强”
“上海电气的成立,决定了它的愿景就是要打造中国的GE、SIMENS”。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国这样说过。朝着这个目标,上海电气不断努力,这不仅体现在新领域的拓展、新产品的开发,更体现在新技术工人的培养上。挖掘李斌、推广李斌、复制李斌,电气集团成了“双高”技能人才诞生的沃土。本报记者专访徐建国,听听这位“当家人”对此的心声。
记者:李斌是新时期工人阶级的代表,您觉得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特性?
徐建国:追求卓越,与时俱进是时代的需求,劳模的定义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50年代时我们可以看到纺织系统诞生了许多劳模,吃苦耐劳成了当时的主要特征;而在当今,我们更需要一批既有知识又有技能,能带领企业朝着国际创新领域前进的劳模。
李斌的身上有着典型的时代特性,他是在完全开放式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斌曾经两次出国进修,了解世界是怎样的,所以他的每次革新都踏准了脚步。新时期的劳模就是需要纵览世界的眼光。
记者:光靠李斌一人,毕竟对企业的贡献是有限的吧?
徐建国:这是肯定的。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集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李斌精神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的“李斌”,然后以他们为核心,组建一个个团队,这是电气集团近年来一直致力去做的一件事。
上海电气十大技术瓶颈突破,今年要实现阶段性目标,并组织力量持续推进;借鉴跨国公司经验,形成具有现代企业特征、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技术决策机制和运作模式。我们必须给予这些中坚力量创造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激励措施,不能让他们“苦干”变成“白干”,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舞台越大,这些人才就越能有创新。
记者:“中国制造”要变身“世界制造”,动力源自何方?
徐建国:当然是人才。现在的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需要一大批高知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缺一不行。
如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落后就意味着淘汰。上海电气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上海重要的国有企业,挑选和培养出更多李斌式职工成为当前之重。当前,集团两方面人才尤为紧缺。一是技术高端人才,即能够把握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科技领军人物;一个是技术工人,即知识+技能的高水平、高技能人才。
记者: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上海电气集团为何能一直有所创新?
徐建国: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三个力”新要求的提出,说明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发展是主要的。
领略到这层含义,我们必须在很多方面步子走得快一些,想得远一些,要做先行者。就以“3+3+3”而言,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的设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必须在企业中工作过3年,这是为了企业和个人建立起信任度;你学知识3年,但企业也不让你放弃厂里实践的机会;你再工作3年,又是一种进化。近10年下来,不仅企业与个人融为一体,一批高技能人才也随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