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闭幕。记者发现,如何保护刚生好孩子的“新妈妈”的权益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代表建议,让有关部门为祖母外婆开设育儿课堂,以此让“新妈妈”家庭事业两不误。
很多年轻新妈妈因为怕长辈宠坏孩子,认为她们的教育理念落伍,情愿自己带孩子。疲于奔波,占用了她们很多工作时间。为此,代表郑莹提议,在社区给祖母、外婆提供育儿教育课程,为年轻的职业妈妈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以帮助她们家庭事业两不误。
近年来,生育高峰使得“新妈妈”的人数激增。郑莹介绍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纯母乳喂养至少要满6个月,这利于母亲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但按现有规定,即便是晚育假,也最多只有135天。她建议延长产假,并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和推广纯母乳喂养。她还建议,提高职业母亲亲子活动的时间,如设立0~6个月母亲每月一日的亲子假,或工作场所开放日,每年一次带孩子上班。
熊秀琴代表与她持有相似的观点,她提出,0~6个月的母亲喂养是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标,却不能达标。究其原因,不乏产假过后,“新妈妈”匆匆上班、工作压力大、心理生理等原因,导致不到6个月婴儿就断奶。“我建议延长产假,并纳入妇保法,确保纯母乳喂养满6个月的指标达标,还可以利用媒体作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相关新闻】
首个“孙辈教育班”学员翻番
本报讯实习生殷璇记者刘昕璐本报3月6日曾经报道过的东华老年大学开办国内首个“孙辈教育班”,记者昨天获悉,曾经黯然低调开课,而今事隔两个多月,已经通过良好的口碑,从当初仅有的11位学员增加到了如今的30多位。
孙辈教育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关注,这些爷爷奶奶学员的学习情况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联系了“孙辈教育”的主讲人乐善耀老师。“现在的学员人数已经由当初的11位增加到了如今的30多位,也有不少的人前来咨询,反映相当不错。”乐善耀的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欣喜。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当初带着困惑走进孙辈教育班的学员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渐渐地从各种误区中走了出来,明白了自己在孙辈教育中的位置,爷爷奶奶们在课上交流经验,互相补足,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育孙辈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请各位爷爷奶奶回家在家庭里设定一个反省角,当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就让他们去那里,不溺爱,不讲大道理,培养孩子们对待错误的正确认识。”乐老师举出了生动的例子,不少学员将在“孙辈教育班”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带回家庭生活中,改善了同子女的关系,更科学、更理性地对待孙辈教育。
据了解,首个“孙辈教育班”将于6月底结业,而社会对于“孙辈教育”的重视度,也正悄然升温、更加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