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东亚地区的各种合作,一向持积极的态度。对中国来说,其一,10+3合作是东亚区域合作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渠道,东亚峰会是有益补充。其二,是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和倾向性意见。其三,对于凡是有利于发展地区合作的设想和主张,中国通常都持开放的态度。不过,从合作的一般规律来看,国家越多,合作的难度也越大。地理范围超越东亚的十六个国家要避免空喊口号和目标,需开展具体实在的合作,在可操作性上相对要弱一些。迄今为止,东亚峰会的定位如何、将来在哪些具体的领域开展合作、机制如何建设,都并不很清楚。同时,以多大的范围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自由贸易区,存在着“13国”和“16国”两种构想。13国构想是在东盟+3的框架下提出的。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向当年召开的东盟+3领导人会议提议签署东亚自由贸易协定。随后,由各国政府高官组成的“东亚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了这一提议。在2004年11月召开的东盟+3经济部长会议上,中国建议展开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并获得了通过。由中方牵头的可行性研究班子共举行了四次会议,并向东盟+3经济部长会议提出了报告。16国构想则是由日本提出的。日本经济产业省以建立发达的市场经济区为目标,在其全球经济战略中提出了一个包括16个国家的“东亚一揽子经济合作协定构想”(东盟+日中韩+澳新印)。其范围与目前东亚峰会的参与国范围相一致。问题是,以上二者都属于中期构想,需要在有关国家间逐渐达成共识。但不少国家目前并无多大紧迫感。而在不同构想的背后,是或真或假的主导权之争,并且与力量对比、“民主价值观”等复杂的考虑相互交织。当加入了政治因素之后,一个问题就变得复杂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