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2671761 52920242(传真)
         
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昨开幕
2008年9月9日 11:00
 来源:青年报    作者:范彦萍
  廉租房是否只能靠市级政府才能彻底解决?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昨天开幕,面对廉租房僧多粥少的情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杨贵庆建议,借用在美国流行的CDC住房模式,让社区发挥各种资源,从基层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建议引入CDC住房模式

  “由于廉租房的房源有限,加上政策反馈可能有缺位,一些需要廉租房的人可能等不到政府分配的房子。”杨贵庆介绍说,对于这类难题,多年来美国城市采取的是一种名为CDC的住房模式(CDC是社区开发合作的英文缩写),这是一种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宅困难而在社区层面成立的开发合作机构。它基于社区又服务于社区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一定地域范围内低收入家庭住房建造、租赁等问题,满足了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需求,发挥了社区资源和社会资金的积极作用,获得了相应的成功经验。“通俗地讲,就是社区老百姓自发地解决住房困难问题,一些民间组织也会介入进来。”

  “我们现在的廉租房都是由市级部门调配的,在体制上没有赋予街道这样的职能,街道所具有的职能仅仅是协助市级部门进行统计。但据有关数据显示,一个街道平均要管辖的人口达到8万多人,我们为何不能利用街道、社区构建一个平台,将管辖范围内的资源利用起来,譬如闲置土地、闲置工厂、街道加工厂,还有一些闲置资金投入到廉租房建设。”杨贵庆告诉记者。

  挖掘社区潜力解决住房困难

  他还表示,当前我国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解困压力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其问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大城市地方政府难以在城市层面上及时有效、准确合理地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因此,他建议借鉴CDC住房模式的理念,发挥我国大城市街道社区独特的行政管理效能,并挖掘社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资源和国有房屋资产,建立基于社区层面的住房开发合作机制,在国家住房公积金的支持下进行社区内低收入家庭租赁住宅的规划建设。

  “同时,建立准确、动态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信息支持系统,以有效租赁为主导方式,及时合理并动态地解决社区内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这将是新时期我国大城市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有益尝试,是针对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下住宅发展的积极探索,也将对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杨贵庆说。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