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从容,视野更开阔"
在“两岸四地:协力探索共同发展之路”分会的第一场讨论行将结束时,主持人辛旗总结道:本次讨论“既活跃,又深入;既有感情色彩,又有理性思考”。 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台湾学者郭俊次说: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新形势、新局面,人们正在努力开创新格局。北京奥运会后,我更爱北京了,这次来上海参加第三届中国学论坛,见到如此热烈的场面,我更爱上海了。 讨论会主持人之一、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资深专家胡佛对此点评道:“郭先生语重心长,说的都是实在话。我因此更爱郭俊次了。” 场内一片笑声。 台湾学者朱云汉十分感慨地说:两岸关系确实是向前发展了,十几年的老朋友重逢,在新的气氛中畅谈两岸问题。 以其见解、风度享誉海内外的两岸问题专家、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颇有同感:关于两岸关系的讨论会,二十年来开过无数次会,这一次很不相同。让两岸揪心的问题整整冲撞了二十年,忽然间这些问题好像都消失了,没有了什么“修宪”、“公投”、“主权对抗”,统统不见了,回到了二十年前讨论两岸关系的“初级阶段”。 又是一片笑声。 章念驰说,虽然我们还依然在讨论一些具体问题,但同时又从具体问题中超脱出来,思考一些过去不敢或没有力量去思考的问题。二十年间,一个又一个紧迫的问题接踵而来。现在我们有了宽松的环境,可以思考4年、8年,乃至更大时空范围内的一些问题。中国要与世界和衷共济,海峡两岸更要和衷共济。我们更从容了,视野更开阔了,可以协力探索两岸共同发展之路。章所长深情地说:我非常高兴,在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局面。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新格局。当然,问题也依然存在。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台独”势力暗潮涌动,非常诡异,它仍旧是阻挡解决台湾问题的症结所在。台湾学者蔡玮指出:对“台独”势力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所谓“主权对抗”、“修宪”之类可能还会再度出现,台湾不少人持“不独不统”、“亦独亦统”的现象一时不会改变,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两岸学者在台湾“政治地位”、“本土意识”、“外交休兵”等问题上的看法不尽相同,在“机遇期”、“沟通管道”等问题上也互有质疑。然而,大家都并不因此而吝啬自己的掌声。 这是因学术上从容油然而生的相互尊重。 台湾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学者还强调:台湾媒体从事的是信息制造业。他再三提醒祖国大陆的朋友,在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进行观察、对台湾经济发展前景进行评估时,不要“中媒体的毒”。 ——两岸学者间的情感交流和理性追求,由此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