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2671761 52920242(传真)
         
从和而不同、和平和谐到和衷共济
2008年9月9日 15:06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仲伟 王晨 郑必坚 王荣华

image

image
王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组织委员会名誉主任
image
郑必坚: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前理事长
image
王荣华: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

    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海乃至中国学术界开放潮流的见证
  
  王仲伟
  
  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上海乃至中国学术界开放潮流的见证。它虽在上海举办,却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论坛的宗旨是全方位展开对当代的和历史的中国研究,为国内外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们提供多边对话的平台,促进世界和中国的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为此我们正努力把论坛办成将中国文化、国际视野、创新思维、求是学风结合起来的论坛。
  
  事实证明,我们从每一届中国学论坛上都获得了很多真知灼见,结识了众多的良师益友,例如郑必坚先生在第二届论坛演讲中阐述了中国心、中国梦、中国路,在国内外舆论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的见解。中国正在发展中,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的理想和人类的理想是共同的,都渴望摆脱贫困、消除战争、追求公平正义,实现人类的和谐。
  
  我们要通过中国学论坛更好的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我们也要通过中国学论坛从世界的眼光和多边的角度更好的认识我们中国,从而使中国在发展中与世界构建起更好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发展中的中国与一个不断变化与进步中的世界能够同步。作为一个论坛,我们将更多地注意倾听各种声音,将更多地推动不同观点和见解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了实现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宗旨,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我们论坛组织工作水平和效率,我们将努力为论坛的各种活动包括新闻媒体的报道、会外的彼此交流,以及在会议期间在上海的考察和参观等等提供便利。
  
  总之,我们要为论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我们还要通过论坛为进一步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例如,我们要建立健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资料数据库,要建立开放的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等等。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世界中国学论坛组织委员会名誉主任)
  
  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王晨
  
  我想就“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谈几点看法。
  
  一、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理念。
  
  中国发展理念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国发展成就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中国外交在国际事务中产生越来越大的感召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释放出越来越大的亲和力。
  
  二、伴随着“中国热”的不断升温,中国的发展与未来走向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要客观准确了解中国的发展走向,必须以世界眼光和全新视野来看待中国。
  
  我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和谐这四个方面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三、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世界要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应在增进理解互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中国与世界相互交流的渠道,进一步扩展中国与世界沟通的空间。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前不久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再次雄辩地表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国际问题中的中国因素日益增多,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世界上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也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关心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向什么方向发展,如同中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人的伟大新觉醒: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郑必坚
  
  1978年后的最近30年中,中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一切大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西方思想界、战略界、舆论界的一些朋友把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现象称之为“世纪之谜”。而要破解这个“世纪之谜”,还需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际经验中,从中国人在这个历史新时期的伟大新觉醒的深刻内涵中,来获得理解。
  
  我认为,这个深刻内涵的首要与核心,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有了这个伟大新觉醒,中国的生产力被奇迹般地逐步释放出来。这里包括:一要搞活资本,二要统筹土地,三要发展科技,四要改善生态,五要扩大就业,六要更好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更充分地调动国外境外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的积极因素。国内六项,国外四项,共为十项。这十项“生产力要素”持续地得到解放,一直走到今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仍然要坚定不移和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具体来说,我认为就是要进一步解放“三个力”:一个是创新活力,一个是创业活力,还有一个则是承受、抵御和应对巨大风险的能力和活力。只有进一步破除一切仍然束缚这“三个力”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才能真正强有力地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和衷共济: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
  
  王荣华
  
  “和衷共济”理念来自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早在3000年前的周易中就有关于“济”的卜卦出现。在2500年前先秦典籍《尚书》已有完整的“和衷”表述,指的是人们彼此和谐恭谨、合作共事的精神状态。“共济”则出自2000多年前的《国语》,是指众人借助同一舟楫、共渡江河的行为状态。这些文献记载,表明中国人自古就珍视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共同奋斗达到彼岸。此后两千多年中,“和衷”与“共济”连为一体,一代一代地传承于中国人精神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伦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
  
  今天,“和衷共济”依然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智慧、价值和理想。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来表达和丰富当代中国的新理念:“和衷”是凝聚、提升发自内心的共识,就是人类同心协力地追求“和平、和谐”;“共济”就是共同承担责任,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抓住机遇。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