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体系最主要的变化之一就是亚洲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亚洲地区内部贸易的迅速增长,为东亚新地缘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东亚区域合作获得长足发展。2008年9月8日,第三届中国学论坛的第五分会在探讨“中国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时,有关学者深入讨论了东亚区域合作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推动力量尚未形成合力
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东盟、中国和日本。中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推动者,致力于推动以东盟“10+3”机制为核心的东亚区域合作,希望通过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增进共同利益以消除东亚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东盟国家在借助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同时,又极其重视掌控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导权,但东盟受制于实力地位和内部分歧难以真正担当东亚区域合作的重任。日本希望主导东亚区域合作,力图限制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的作用,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迅速提升极为不安。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领导权问题上的立场,导致日本对中国合作倡议的态度消极,同时也削弱了日本在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方面的行动力度。因此,东亚区域合作各推动力量在东亚区域合作上各有算盘,导致各方难以在东亚区域合作上形成合力,从而严重制约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东亚国家间政治和安全互信相对缺失
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进展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东亚区域合作的基础就在于,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国家在经济上空前的相互依存与由此衍生出来的共同利益,以及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要求区域内各国通过合作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并不能直接导致东亚国家在政治和安全上的互信。尽管东亚国家在经济上高度依存,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疑虑、东盟对中国的担忧仍然无法完全消除,因此,东亚国家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和非传统安全领域。而且,东亚国家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互信的缺失大大限制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空间。因此,东亚区域合作的现实目标不可能是建立东亚共同体,东亚共同体不可能是一个实体性组织,而只能是一种机制。
三、区域外大国对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干预
在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区域合作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内部的事务,而且是国际社会全球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东亚区域合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区域外大国的深刻影响,区域外大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一个主导性力量,在东亚具有不可否认的战略利益,而且美国与东亚一系列国家建立了政治和军事同盟关系。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势必影响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和利益,东亚国家在参与东亚区域合作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如何处理其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这样一来,如何妥善处理东亚地区合作机制与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之间的问题,将是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澳大利亚也力图通过参与东亚区域合作获得发展机会,同时提升其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样,随着印度经济的崛起,印度大国战略再度兴起,印度开始关注东亚事务,并积极参与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
这些东亚区域外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考虑出发,将不可避免地干预东亚区域合作,以使东亚区域合作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东亚国家将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区域外国家立场的影响,最终影响甚至左右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