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总结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成就时认为,中国经济在1978年至2007年期间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8%,过去30年中每7年翻一番,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他认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在产业政策、信贷帮助、协调等方面都需要政府提供扶持。而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成功,则归功于一个中性政府。
该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通常有以下四种政府形态:一是精英政府,二是民粹主义政府,三是这两者的交替,四是这两者的混合。中性政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一个常态。中性政府即一个不偏不倚的政府,它把全社会的长期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不偏向任何社会集团,也不被任何社会集团所左右,具有自主性、关注全局利益和关注长远利益三个特征。在30年经济改革中,中国政府一是把中国的整体长期利益放在首位;二是使党成为各种利益的协调者和仲裁者;三是增长共识,避开意识形态的争论,统一全党思想。因此,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成功,在于中国政府是一个中性政府。
该学者认为,其他国家的政府也可以成为一个中性政府,只是途径可能和中国的不一样。从这点上讲,中国经验具有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