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瀑景区东起鸣玉桥,西至响岩门,景区位于“灵峰、灵岩”之间,内有奇峰巨嶂,深坑险谷,飞瀑怪洞,景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共分为三折瀑、森林公园、烈士墓三大景。三折瀑之幽奇,铁城嶂之雄伟,烈士墓之庄严,这三者巧妙地溶在一起,形成了三折瀑景区特有的风格。有14峰、17岩,7石、8洞,7嶂、2坑、3谷、2天、1门、3瀑、2溪、2桥、1寺、1井、5亭、1陵,共计大小景点77处。
三折瀑
是同一水流,历经三处悬崖,飞流直泻,而成上、中、下三个姿态各异的飞瀑。因瀑处高崖深谷,人迹罕至,徐霞客二过其门而未入。直到民国期间才渐为人们所瞩目。
下折瀑
从烈士墓东侧北行200米即到下折瀑。潭上有民国二十四年镌刻的“下折瀑”三个大字。瀑朝南,高约50米,仰望天空,呈葫芦状,人称“葫芦天”。左侧有一个朝西的洞穴,叫作“龙游洞”,洞深七、八米,相传古时有游龙过此。
中折瀑
从下折瀑折回原来的叉路口,上行到一处有二个石钉的山涧,步石钉过涧,约15分种就可到达。瀑高120多米。瀑位朝东。飞瀑从半圆形洞顶凌空而下,纷纷扬扬地似万斛银珠洒入潭中,潭面发出的那一阵阵叮叮咚咚的天籁之声,恰似一曲悦耳动听美妙的乐章。墨黑色黑壁上,散散落落地点缀着丛丛绿草,似黑缎上的俏丽的图案,映衬着飞泻的珠帘水,煞是好看。沿潭筑有环形石路,绕到瀑后,透过珠帘水,远山隐约可见,别有一番风味。碰到山风回荡之时,万千水珠在半空中上下左右回旋飞舞,逗人喜爱。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在晴日上午9时许,阳光透过岩隙映照飞瀑,形成七彩飞虹,绚丽多姿,令人叫绝。郭沫若曾以诗中赞道:“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崖壁上刻有“雁荡山第一胜景”
上折瀑 从中折瀑沿岭而上,经
“逸兴亭”可至上折瀑,瀑位朝东南,瀑高100余米。瀑布从剖瓮形洞顶撒入潭中,沙沙作响,卷起朵朵水花,颇为绮丽可爱。出上折瀑口,右手面山脊上有“望海亭”。
烈士墓
位于学士路一侧,背依伏牛峰,前临碧玉溪,是1952年中共乐清县委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493名殉难的烈士而建。墓门楷书“雁荡烈士墓”为粟裕将军所题。陵墓依山层叠建筑,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墓左下侧有“安息亭”,亭柱上有叶圣陶手书一联:“烈士精神不朽,雁山灵秀所钟。”墓右侧有“景仰亭”,亭上的题联是:“雁荡奇峰拔地起,烈士精神映山红。”墓前有高大的墓碑,碑名为张爱萍题写。陵墓西(??)侧有老猴峰,老猴头朝东北墓坛,躬着身,捧着脸,似在悲哭的样子,因此又叫“哀猴峰”或“老猴哭灵”。另仰望陵墓左侧山上有将军抱印和少女含羞诸景。
净名寺
位于烈士墓西北的净名坑,旧名净明庵,是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建。嘉祐七年(1062),两浙转运使李复圭爱其山水秀异,奏立净名院;八年(1063)赐额。元至正是(1341—1368)毁于兵火。明天启四年(1624)僧澄重建。崇宁时(1102—1106)僧如慧重建未成,清初僧了义继续完成。雍正三年(1725)僧嘉庆修葺。乾隆十九年(1754)僧会觉再建。道光六年(1826),僧道融得兵部尚书朱士彦的资助,修建了殿宇。民国初年,僧澹云募建大雄宝殿三间和东西厢房。民国九年(1920),曾改为林木公司。民国十九年(1930)僧月川予以修葺。抗战期间,曾借作杭州宗文中学和雁荡战时补习学校校舍。1961年,政府拨款维修殿宇。1964年,温州总工会拆去净名寺殿宇前部,改建为“工人疗养院”。现仅留大雄宝殿和左右厢房,亦作其他用途。寺旁有池一口,悬崖倒影池中,状如“魁星”,因名魁星池。唯晴朗日子,池水清明,方能见到。
铁城嶂
净名坑内左侧一嶂,高160米,阔220米,深入数里,削壁直立,“势若长城,色若铁黑,故名铁城”,为雁荡六大胜景之一。右面一嶂中部横向石理如缕缕游丝,因此称为游丝嶂。雁荡山15嶂,以铁城嶂最为雄伟。与之鼎峙争奇者,惟有连云、屏霞二嶂。“其内泉石幽胜,昔人谓不亚于二灵。”铁城、游丝两嶂相峙间,天空仅留一线,谓之“一线天”;仰望,天空状如娥眉初月,又名“初月天”。此谷口就叫“初月谷”。铁城嶂(指左嶂)下部有水帘洞(亦称水帘谷),洞宽约40米,高约10米,朝南。洞口有一大潭,椭圆形,长约20米,宽约15米,半在洞内,半在洞外。洞檐泉水散垂如帘。洞内右侧有甘乳泉,即使大旱天气,泉源不绝,水声潺潺。在水帘洞右侧,有一石高约3米的紫黑色片石兀然斜立,亦曲亦奇,石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洞孔,体态酷似千年老梅之桩,玲珑俊透,生趣盎然,故名梅花桩。桩后岩上嵌有张叔梅的诗碑:“老老耐冷心如石,此石何年幻作梅?似恐暗香妨大隐,天言独到海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