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景区东起马鞍岭,西至东岭,南起筋竹涧,北至龙湫背,其中马鞍岭、丹芳岭、东岭和大龙湫瀑布之间的山谷,旧时称“西内谷”。东西阔28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有15峰、13岩、7石、5嶂、6洞、1尖、3门、2阙、8岭、5瀑、2湫、8潭、1泉、3溪、2涧、1峡、7寺、4庵、7亭、1院、1镬、1轩、2桥、合计景点105个。
此景区以奇峰、巨嶂、飞瀑取胜。高耸天际的芙蓉峰,变态无穷的剪刀峰,雄伟如屏的连云嶂,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皆为胜境。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变幻多姿,蔚为壮观,更是令人叫绝。它与灵峰、灵岩合称雁荡山“三绝”。
马鞍岭
一名石城岭,岭背呈“凹”字形,状如马鞍,是东内谷与西内谷的分界岭,也是从灵岩进入大龙湫的通道。1990年在岭下开凿一条长300多米的隧道,接通灵岩至大龙湫的车路。
常云峰
在马鞍岭西北,峰高触天,常有云雾缭绕,故名常云。传说,如游人抱着至诚登山,云雾会自行消退,因此,又叫灵府山。下面是石城嶂和兜率洞,右下侧还有抱儿峰。石城嶂中有一处门模样的地方,叫西峣阙,俗称“镬灶门”。兜率洞附近出产的茶叶,名“斗窟茶”,是雁茗中的极品,色秀味俱佳。唐代张又新有诗云:“仙府灵岩莫漫登,彩云香雾昼常蒸。君能到此消尖愿,隐豹垂天亦为澄。”
芙蓉峰
位于西内谷和西外谷交界处的东岭北面。明人何白有“江上百里见芙蓉”之句,正因此峰高耸云霄,故名。早在南北朝时,在《谢康乐集》中就有“芙蓉渚有耸石头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的记载。在北宋编纂的第一部全国性的地方志《太平寰宇记》中也有“芙蓉山……森然如芙蓉。红赤相间,因以为名”的记述。也正因此峰高大凌空。人们在许多地方都张看到它。最理想的观察点在马鞍岭。战立此处可见一峰特立,峰顶翠石骈聚参差不齐,如新蕖初发。在连霄岭回望,此峰如观音朝北趺。前有二岩似童子和净瓶,因此又名观音岩。清人方尚惠的《芙蓉峰》诗把它写得很美丽:“云间峰朵朵,锦绣似芙蓉,不待秋风起,花光映日红。”
瑞鹿峰
位于锦溪右侧山上,在离老售票亭30米处朝南看,一峰质润色紫。相传瑞鹿寺落成时,有瑞鹿含花行于峰下,因此名峰名寺。清人方尚惠《瑞鹿寺》诗:“仿佛衔花至,呦呦呼食苹。上林多好伴,莫峦数峰青。”
狐假虎威 站在离老售票亭30米的地方,观看剪刀峰下右侧山崖,一石如狐,作傲头举步状,其后面崖上一石似蹲虎,呲牙咧嘴,气势汹汹。
剪刀峰
位于连云嶂口锦溪的右侧,一峰耸立,上分为二,似两股略开口的蟹螯,看去又像一把大剪刀。此峰变化极多,名称也多,古有植圭、卷旗、玉柱、一帆等名;今又有啄木鸟、孔雀等称呼。清人钱宾王说:“百二峰景名不同,此峰变态更无穷。”清人陈梦说在游大龙湫时,曾被这变幻莫测的峰形弄得莫明其妙,不识展旗峰原是剪刀峰的化身,发出“天柱、剪刀二峰何在”的疑问,后经僧人指点,才明白“三峰只一峰也,易地三变其形,入则为剪刀,中立则视为天柱,尽处则状如展旗。”
大龙湫 一名大爆布。位于谷底连云嶂,水从卷壁中凌空腾飞而下,单级落差197米,为我国单级落差最高的瀑布。
清人诗云:“东瓯夙称山水窟,西谷龙湫为奇绝。”它的“奇绝”之处,在于因季节、晴雨、风力等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盛夏,雷雨初过,大龙湫象一条发怒的银龙,从悬崖峭壁上猛扑而下,“轰然下捣潭中”(徐霞客语),潭水反溅,高达几米,下降时又为横雨,伴着山风四处飘洒,使人难以近前。气势之雄,震天撼地!秋冬之交,雨水稀少,瀑布如珠帘下垂,轻舞作态,“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如在晴朗的冬日,大龙湫象一斛散珠,散散落落,随风飘荡,上下飞腾。阳光照射,烟雾中便出现色彩绚丽的七色长虹的奇观,与白茫茫的瀑布相辉映。如在阳春三月,大龙湫又是一番面目。从嶂顶飘泻下来,悠悠忽忽,晃晃荡荡,不到几丈,就化为烟云,时而象乳白的纱绉,时而又化为青烟。从这些纱绉和青烟里,时而又落下块块雪白的棉团,棉团又迅速往下拉长,化为无数箭头和银蛇向下奔窜,却又立即飘散开来,变作乳白色的纱绉和淡青色的烟雾,简直是“水烟云雾难分辨。”大龙湫瀑布千变万化,难以捉摸,清人江弢叔曾有“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需生”的感叹。
相传唐初,诺讵罗进山造建寺,后于大龙湫观瀑坐化,他的弟子们曾在大龙湫潭左前方的高阜上,建造宴坐亭。宋人刘黹发《大龙湫》诗中“讵那看不厌,宴坐雨声中”的句子,就是记载这件事的。宴坐亭早已圮塌,清宣统二年(1910)重建时改名为观瀑亭,后又塌坏,1986年复建时改为忘归亭,1992年又易名观瀑亭。亭柱上有书法家沙孟海和商向前写的两副对联。
在龙湫西首高坡上,有1986年重建的龙壑轩,门口悬桂康有为写的“一峰拔地起,有水自天来”的楹联。龙壑轩原名雪屋,为元代始建,明代改名为今名,后来毁坏,30年代重建,70年代初毁于火灾。
大龙湫的崖壁上,有“天下第一瀑”等摩崖石刻20多处,其中东壁清梁章钜题的“大龙湫”,西壁康有为题的“白龙飞下”丹朱醒目。
筋竹涧
大龙湫水注入锦溪。锦溪因“溪石如砥,纹理璀璨”而得名。锦溪水穿过西龙潭门,流入东南峡中,并汇合无数细流成为一条大涧,涧长6公里。这一带古时多筋竹,因此取名筋竹涧。两边峰峦险峻,岩石错落,树木茂密,水流清澈,鸟语花香,十分清幽;涧中有悬瀑飞泉,又有初月,峡门、葫芦、漱玉、下培、菊英、连环等十八个潭,潭之间有浅滩、夹谷、陡崖。涧水经过陡峻夹谷时,奔腾急湍,浪花翻飞,游人极难穿涧而过。谢灵运《从筋竹涧越岭溪行》一诗是其最好写照。“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懊,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诸屡迳复,乘流玩回转。”
燕尾瀑
一名飞泉,俗称开档瀑,在火焰山西,能仁寺东北。锦溪之水绕经西龙门触石分流而下,状如燕尾。瀑下一潭,名叫霞映潭,潭水碧绿,大一亩多,潭中有巨石,形状像大铁锅,侧倚水底,隐然可见。每当晚霞照射时,潭面鲜丽可爱,潭因之得名。因潭水下游的筋竹涧内有东龙潭,故又称此潭为西龙潭。
能仁寺
俗称大镬寺。位于丹芳岭之北,锦溪岸畔,东南面对戴辰峰和火焰峰。原为雁荡十八古刹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初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名为常云院。四年(1001)赐名承天寺。政和七年(1117),因京城已有承天寺,故改名为能仁寺。绍兴十二年(1142),奉诏赐额,遂为雁山大道场。后宁群王请寺为奉先之地,诏赐额为时思荐福寺。乾道七年(1171)以太上皇后之命,复为能仁寺。元代至正廿六年(1366),遭兵火焚毁。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立为丛林。三十一年(1398),修建殿宇。万历六年(1578)重建。三十二年(1604),扩建殿宇。清顺治九年(1652),复兴常云院。康熙十五年(1676)重建梵宇。五十年(1711),再建大殿。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并建前殿。民国十五年(1926)僧谛闲重建,廿三年(1934),修建。以后日益衰败。
宋室南迁,建都临安后,温台驿路改从山中出入,雁荡山盛极一时,大都过客膳宿于能仁寺。宋曾逮在《能仁寺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寺故名能仁,山川殿宇之胜,甲于雁荡。当其盛时,日食千人。”后又寺毁仅存残舍一幢,曾作为小学。1999年起,能仁寺主体工程开始重建。
元祐铁镬
在能仁寺前侧围墙内,北宋元祐七年(1092)铸造。镬高1.65米,口径2.70米,厚3公分。铭文载,重三万七千斤。内壁铸有正书铭文134字,由于年代久远,多已剥落,模糊不清。相传宋时有僧三百,用大镬制食,可“日食千人”。从铭文记载来看,铸造这口大铁镬的用意有两个,一个是充作沐浴之用,即是为僧人园寂后洗澡用的。一个是“制胜火焰峰”。能仁寺对面有火焰峰,起伏的丛岩,正像在熊熊燃烧的山火。浴镬盛水,浴镬铸造的年、月、日的干支,在五行中也都属水。“水克火”,浴镬具有制服火焰燃烧不止的作用。
罗汉寺
从能仁寺向北走回到车路上,再西行十来分钟,左手面有一个山谷,罗汉寺朝南坐落在山谷内,在路上就可以看到。相传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僧全了自常云院行至东洞。听到岩中童子诵经的声音,遂萌建寺之心,于咸丰二年(999)建成,初名芙蓉庵;后因寺旁高崖上有飞来东罗汉,遂定名罗汉寺。熙宁元年,(1068)赐额罗汉禅寺。明洪武六年(1373),重建。二十四年(1391),并入凌云寺。天启年间(1621—1627),僧正智(即卧云)重建,迁至芙蓉峰下。清康熙十五年(1676)僧汉梅把寺迁回故址,以诵经岩为神灵,对原寺座向稍作改为。后来又几经兴废,直到民国十二年(1923),僧谛闲予以重建。有在殿3间和厢房七、八间,殿前道坦宽敞,山门围墙长达30多米,为别处所不及。近年已有僧人入寺主持。罗汉寺山门外右前方岩壁中有飞来石罗汉,寺前有建于宋淳佑戊申年(1248)的罗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