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岛因形如奔跑的麂子而得名。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海海域,包括23个岛屿和75个礁石(含暗礁、明礁、人造渔礁等),分布的海域约162平方公里,海岛海岸线总长度74.66公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心位置坐标为东经120°05′,北纬27°27′。列岛东面的稻挑山(120°08′E,27°27′09″N)为我国领海基线点。南麂列岛于2001年被省人民政府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由三盘尾、大沙岙、竹柴百屿三大景区近150个景点组成,总面积约190平方公里。现经总规调整,风景区总面积66.9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为10.17平方公里,海域范围约为56.81平方公里。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风景资源分类,整个南麂列岛风景名胜区共有75个景点,分属2个大类,6个中类和20个小类。大类中,自然景点63个,人文景点12个。风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人文景观为辅。中类以地景、生景和建筑类景点分布较多,合计69个景点总数的92%以上。小类中,石景,洲岛屿礁两类景点数量居多,其景点数量分别为28个和14个,合计42个,占景点总数的56%,其次较多的是蚀余景观,工程构筑物两类,分别为7个和5个。
南麂列岛是以优美的海岛形胜、崖岸奇石、碧海金沙和独特的生物景观为特色,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科普科研为主要功能的海岛型风景名胜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独特而珍奇的生物景观。南麂列岛处于台湾暖流与浙江沿海岸流的交汇处,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海洋水文,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生态环境、物种和群落。尤其是海岛附近海域及其潮间带的贝藻类资源更是南麂列岛最具特色和价值的生物景观资源,以其物种的多样性、代表性和稀缺性而著称于世。在科研、生产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价值。该区已采集鉴定的海洋贝类403种,分属于56纲,15目188科。其中19种为国内首次记录,22种在我国其它沿海尚未发现,已鉴定出的海洋底栖藻类174种,分别有兰藻2属2种,红藻51属105种,褐藻20属36种,绿藻9属31种。其中黑叶马尾藻为海洋藻类新种,本区贝藻类总数约占全国的20%,浙江省的80%。
本区不但贝藻类种质资源丰富,而且还具有温、热带两种区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黄渤海的兰天壳侧锶,中国不等哈,孔也扇贝、裙带菜和南海龟甲戚,扇榧螺、日本日月贝、美丽珍珠以及清兰新那藻等都可在本区正常生长。丰富的贝藻类资源给南麂列岛增添了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景观,既神秘又美丽,因而有“贝藻王国”之誉。
天然草坪是海岛上的主要植物景观,成片分布,如绿茵地毯铺展于山丘上,景美如图。而大擂山岛和竹屿岛上成片分布的野生水仙花也是南麂列岛独特的植物景观,分布面积约30亩,其分布密度高,生长旺盛,花多香浓,为沿海岛屿罕见。此外,白海鸥、白鹭鸶等动物景观资源也为南麂列岛碧空旷海孤岛增添了新奇、动感和神秘。
目前,南麂列岛风景名胜区建设刚刚起步,其风景旅游业处于发展的初期,现对外开放的景区只有三盘尾景区和大沙岙沙滩浴场,景区景点服务设施相对简陋,2002年游客接待量在6万人左右。
二、风景名胜区景区资源介绍
(一)三盘尾景区
1、概况
三盘尾景区位于南麂本岛向东南延伸前缘部分,西北距南麂镇政府中心地约2.7公里,为一个海洋性半岛。景区从西北部的三盘尾算起向东南延伸,由三盘尾、关帝宫山、头屿、二屿、小虎屿组成。形成了一个干陆连的串珠状半岛。地形为低丘台地,最高位在三盘尾村南侧山顶,海拔96.2米,一般高程在30~50米之间,其中头屿与二屿与小虎屿之间的二屿门、三屿门位置很低,乱石相接,高潮位时海水自由通行,形成了独立的岛屿,景似“绿盘”漂浮在海面上,故有“三盘”之称。该景区海岸曲折、礁石优美。在海动力特别活跃的地域内,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洞、海蚀柱、海蚀台、海蚀岩滩、海蚀垅和海积砾滩等。有黄龙吸水、浪涛移礁、猴子拜观音、风动石、飞来石、海马岩、石青蛙、母子猴、石鼓、试剑石、观音手掌、石笋峰、关爷磨刀石、飞来石和“天然壁画”等奇岩怪石60多处。面积约31740平方米的天然草坪也是三盘尾景区的特色,其中从关帝宫山的“天然壁画”起至“关爷磨刀”,一大片以结缕草为主的草坪,生长茂密,草质柔软,春天小花朵朵,黄色铺地,夏天绿色成茵,成为我省沿海岛屿上难得的景观。风景资源极其丰富,景观比较集中。、
[三盘美景]
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千万年来,在大自然的雕琢下,“三盘尾”形成了一片“海蚀浪滩”。它是南麂岛自然景观中,观望海景最佳之处。
[猴子拜观音]
在关帝宫山东岸,有一根海蚀石柱、高达19.9米,壮如观音,正前方有一根峰柱高约15余米,一柱顶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一跪拜在地的猴子,向观音菩萨扣头作揖,聆听教诲。
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稍往右移,原来的“猴子拜观音”却变成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队伍了。那“观音”就变成了唐僧,那猴子成了孙悟空,孙悟空左边粗壮的岩石就是沙僧,孙悟空右边有块怪石像猪八戒。再换一个角度,那“观音”就变成了一位古代老人,俗称“老人礁”。
[仙人指印]
在三盘尾草坪中有一块5米见方的岩石,背阴处天生一只巨大的指印,其指纹清晰可见,称为“仙人指印”。在它的周围还有妙趣横生的“熊猫听潮”、斩截成三段的“试剑石”、曲项昂视的“天鹅望空”和忍辱负重的“骏马驮食”等景观。
[天然壁画]
在关帝宫山东侧海蚀崖壁上有一块硕大的石壁,犹如一扇巨型的屏风。其高35米,宽约40余米,是在花岗岩风化崖壁上,风化裂隙发育,条纹细致,曲直有序在海浪和海风的冲刷下,形成色彩丰富,线条清晰,象神童朝天、千年古树、夫妻亲嘴、黄龙戏珠、鲤鱼跳龙门、法海水漫金山图、白蛇青蛇与法海斗法的情态和虾兵蟹将推波助澜的场面。这幅壁画被专家们称为南麂一绝,国内绝无仅有。左边是一幅呈淡黄色和墨绿相间色彩的山水画,即天然国画。画面中上部有一条带状岩石如万里长城的遗迹,依稀可辨。还有一幅呈淡黄和墨绿相间色彩的山水画,画面上有远山近水、参天古木、亭台楼阁和五彩云团,浑然一体。旅游专家们把她跟桂林漓江上的“九马图”和广西西江上的“赤砂岩画”相媲美,是沿海壁画一绝。
[天然草坪]
三盘尾山上,两峰之间形成一片碧绿而又厚实的广阔草坪,绿茸茸的,软绵绵的,面积达100余亩,以结缕草为主。草坪东西两面都朝着海口,一年四季皆绿。被誉为南麂二绝。在空旷的大草坪上有有座“万绿亭”,亭的四周乱石林立;有的象海狮,有的如大象,它们互相偎依,和睦亲呢,人称为“狮象合卧”:还有的像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欢天喜地,互相追逐嬉戏。这些千姿百态的岩石,把绿色的天然草坪装点得分外可爱。
[八门仙洞]
三盘尾北部山颠,岩石重迭,突兀怪异,为三盘尾景区平添了许多纵横交错的洞窟。其间最为著名的是“八门仙洞”,游人可从洞的八面进出,门小洞大,东暖夏凉。洞的下方还有空心岩和关公印等岩石景观。
这是一块长方形巨石,石身洁白、光滑。石长15米,高3米,正面刻有正书红字“关爷磨刀石”。有人说是关羽在此磨过刀,也有人说这是郑成功的磨刀石。磨刀石前面有一块巨石,其右角上边伫立着一块石笋,犹如天际飞来,叫做“飞来石”,摇摇欲坠,却又岿然不动。
[地下迷宫]
从石笋峰下来往海边走,经过一片石林,石林下面是纵横交替的地下通道,构成了“地下迷宫”,人们时而弯腰缓行,时而直立而走,路便是洞,洞就是路,四通八达,一旦方向搞错,就走不出迷宫,给人一种神幻莫测的幽趣。
[风动岩]
此景称为南麂三绝,位于海天一色的三盘尾怪石从中,一块高达6米,直径4米,重二十多吨的巨岩,如遇七八级东北风,它便会自身摇动,摇动幅度15厘米。无风之时,十几岁小孩子也能将它左右晃动。摇动时,发出“嗡嗡”的声响,人立旁侧,有倾翻而来的险感。在风动岩下方有榕树玉泉。
[妈祖庙]
南麂岛妈祖庙,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它坐落于南麂岛妈祖岙村的山坡上首,面向大海朝西三间,古朴庄严。据考究,当时福建兴化渔民到此,见岛屿山清水秀,百鸟栖息,观岙口银沙碧海,鱼虾贝藻茂盛,便结茅定居。“割香”蒲田湄州祖庙,砌筑宫宇祭祀妈祖娘娘以祈祷渔民平安,渔业丰收。因此,该自然村名为南麂妈祖岙村。
(二)大沙岙景区
大沙岙景区位于南麂本岛的西南部,背倚南麂山和大山,属南麂岛的中心区,在交通联系上处于码头与三盘尾景区之间,为全岛旅游开发的核心地带,各类宾馆、文化设施等均设在该景区。碧海、金沙、险礁是其景观主要特色。有大沙岙天然浴场、山颠观日、国姓岙、蜡烛峰、南天门、三寮奇垄、打铁礁、下海龟、望夫石、青蛇和白蛇等景点。
[天然浴场]
由大山与南麂山对峙而形成的大岙口--大沙岙,在本岛西南部,呈新月形,坐西北,朝东南。是千万年来贝壳碎屑形成的大海滩。它长达800米,宽600米,面积达48万平方米,而且还在逐年增大,是国内罕见的天然浴场。其中靠近大山的三分之一沙滩属于海洋保护区一级核心区,游人不能随意进入,其余部分都可对外开放。本沙滩沙质纯净,色金黄,无杂质,行之如毯,海水湛蓝透明,年平均能见度达2米,浴场两旁山脉延伸入海达数百米,整个环境如日式沙发状。岙内海滩坡度很缓,是我国东南沿海非常理想的海滨浴场。可同时容纳千人进行海浴。沙滩之南、北两侧分别有“雪豹石”和“海豹石”。
[虎屿山]
“虎屿山”坐落在大沙岙正前方,犹如虎踞岙口,镇浪静波。虎屿后面有一块“小虎礁”。渔民们传说大沙岙背后狮山上的狮子把老虎赶下了海。虎屿左侧是一块又长又狭的礁石,形似龙船,在海浪中有礁,礁岛呼应,形成了“海中有岛,岛中有港,港中又有岛”的迷人景观。
[国姓岙]
在南麂本岛偏北部,岙口宽1000米,岙长1900米,三面环山,上南麂列岛唯一良好的避风港,作为郑成功部队操练水师的场所。民族英雄郑成功,明隆武帝赐姓朱,人称“国姓爷”,封为延平王,起兵海上,谋复明室,部分军队曾驻营此地,操练水军,汇集各部,扬帆军戈,渡海东征,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南麂人民为纪念他,改名西岙为国姓岙,并建延平庙祭拜。岙边石壁上有“官岙”摩崖石刻,每字60厘米见方,笔法苍劲古朴,下方署名“虎林”,年代待考,人们推测为郑成功水师驻扎时所题镌。附近还有“海天拱印”石刻。
国姓岙与龙头屿之间有一水道,长阔各100米左右,如被仙人宝剑斩断一般,称“斩断尾门”。潮落时,行人可涉水而过,潮平时,船只可以航行。
[蜡烛峰]
大沙岙口右方门屿尾的悬崖壁外侧有一礁柱,名“南天一柱”,又叫“蜡烛峰”,高十多米,方圆八米,耸立于万顷碧波之中,形如燃烧的蜡烛,气势雄伟。
[南天门]
大沙岙口左侧旁边,有一扇中间突兀,亮开一片大大门的巨大石壁,它朝南坐北,叫做“南天门”。天门石壁呈黄色,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从正面望去,又似大象的鼻子,所以又称“象鼻探海”。
[三寮奇垄]
大沙岙向外延伸,左侧称三脚寮,三脚寮下面有奇垄逶迤,峻崖奇洞相接,有高数丈的“通天洞”,“东天门”。还有从不同角度察看有不同形状的“变形金刚”岩。三寮奇垄与对岸的蜡烛峰相对,是大沙岙主要景点,这里犹如葫芦口,大潮东来,白浪滔天,拍击崖岸,是观潮取景的好地方。
[打铁礁]
大沙岙岙口东南,有一礁石形如打铁铺中的锻铁墩,一头尖,一头平,左方右圆,随着风浪发出铁器撞击般的声音。渔民说:“打铁礁,打铁礁,年年月月丁冬响,春夏秋冬打铁忙”。当地人还说,这是当年郑成功水军锻造兵器留下的铁墩。
[栖凤居]
栖凤居,原称美龄宫,位于大沙岙东北面的山坳中,建于1954年,当时南麂尚驻有国民党残部。据传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率国民党官员和歌舞团来岛慰问,为驻军打气。栖凤居就是专门为她建造的寓所,系块石、钢筋、水泥结构,类似坚固的碉堡。栖凤居现已修葺一新,三间平房,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中堂为客厅,天花板上描画着国民党徽,两房为卧室,屋后还有厨房和卫生间。门前的图案庭院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四周古木苍郁,环境清幽。伫立栖凤居门前,大沙岙、虎屿和柴屿等处的壮丽风光,尽收眼帘。
(三)竹柴百屿景区
竹柴百屿景区是由位于南麂本岛四周的十多个较大岛屿和几十个礁石组成。站在本岛的观光台鸟瞰四周,云烟氤氲,空蒙奇幻,岛屿一个接一个,就象镶嵌在浩瀚无际的东海上的串串明珠,熠熠闪烁。景区内自然景观特点鲜明。如野生水仙花、鸟岛、蛇岛、一线天等景观,被称作岛中风景奇观。另外,岛内野生动物丰富,如野兔、海鸥、鹰、蛇、蜥蜴、蜈蚣、水獭等,也是本景区内的一大特色。
[大檑、竹屿野生水仙花]
大檑岛距本岛约2公里,面积约0.59平方公里。岛的地形犹如大檑网张开之状,故称作大檑山。岛上水仙花面积20亩左右,其密度之高,生长之盛,花多香浓为沿海岛屿之罕见。每逢春节前后,岛上芳香迷人,此时来岛上一游,观赏满山遍野盛开的水仙花,犹如步入人间仙境。近年来,在竹屿岛又发现了10亩左右的野生水仙花。
[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本岛的东北部小檑山上,岛中间有一条高四十余米,宽五米多的“一线天”,犹如天公利剑把全岛劈成两半,从山顶一线到底,被称之为岛中奇观。
[稻挑山]
稻挑山位于列岛东部,面积约0.031平方公里,属我国沿海临海基点之一,岛上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海基点线”地名碑一座。此岛俗名串担山,又名无毛山。远看象一艘航空母舰。因为,岛的外行如两头尖的稻挑,故名稻挑山。
[竹屿岛]
竹屿岛位于南麂列岛东部,面积0.74平方公里,是南麂列岛中除本岛之外最大的岛屿。因岛的南面山坳竹林成荫,遂取名为竹屿。竹屿为渔村,浙闽沿海各县渔民到这里进行长期或季节性捕鱼。因此岛上方言繁杂,民风各异,是一个典型的东海海岛渔村,也是南麂渔场中的主要渔区之一。岛上有鹰、鸥、鸦、雀、黄鼠狼、水獭、飞龙岩、柱石岩、金门槛暗礁等。
[门屿]门屿位于南麂列岛南部,处于柴屿与门屿尾之间。其东南与柴屿相对,相距600米,状如大门,北与门屿尾相对,状如小门,故称门屿。面积约0.33平方公里。岛的四周风光秀丽,岛形如袅水的鸭子,岛上有天然雄屏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