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内高声交谈 营造安静公共环境你我有责
2008年10月22日 11:17
  昨天,市民张先生在地铁车厢里屡遭烦扰,他致电本报热线,建议在地铁上设“禁止大声喧哗”的警示牌或语音提示。

  家住莘庄的张先生带孩子去世纪公园玩了一天,抱着孩子坐上二号线,很幸运,在人民广场换乘一号线后,就有人让座。张先生道完谢,想坐定好好休息一下,孩子也在他的臂弯中睡着了。未料身边坐了两位中年妇女,从上车起就高声谈笑,从子女的婚姻,谈到节日的饮食,再谈到中老年人的各类疾病,使得张先生的闭目养神变成了“收听私人广播”。而在张先生面前,又站立着几位年轻人,有的正津津有味摆弄手机游戏,激烈的游戏打斗音乐把睡着的孩子也惊醒了。另一侧坐着一个女生,始终旁若无人地用手机与男友聊天,甜腻的话语让周围乘客感到很尴尬。

  公共车厢里的高声喧哗,手机聊天的此起彼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比任何新型的公交车或高速的地铁列车更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前一阵网上曾广泛转载的一则“内地人在港陋习”的帖子,列举了种种内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其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名列榜首。

  张先生表示,日本、瑞士等国的公共交通系统都开辟“静音车厢”,在这些车厢内,乘客不能高声讲话,连接听电话都被禁止。车厢空间毕竟有限,假若每个乘客都能保持相对安静,这也是一种对他人表示尊重的方式。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张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