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产业是一个绿色环保产业,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既可以打造大都市的文化形态,增加城市魅力,又能集聚高端的各类人才,增加城市的活力。目前上海手工艺产业尚处于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扶持政策和创意人才缺乏的状态。针对此现状,市妇联发起了迎世博民间手工艺女性创业扶持行动,在扶持典型、宣传发动、筹备布展、政策呼吁等四方面初见成效。
一、扶持典型,在手工艺中实现创业梦想
市妇联于去年10月推出“迎世博民间手工艺女性创业奖励资金”,旨在帮助和支持女性手工艺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妇女灵活就业。妇女发展部先后与王琳、孙叶蕾、余蓓蓓、吴静芳等四位有创业意向的女性签订了手工艺创业资助协议。截止至今,已有两人实现创业。孙叶蕾带着艺术梦想成立了上海尚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其公司以传承和发展绒绣工艺为主,着手探索“工艺美术进社区”的教育模式,先后在徐汇、杨浦等社区和学校开办绒绣培训班、绒绣讲座,培养专业绒绣人才及生产团队。同时寻找合作伙伴,设计、开发、销售实用绒绣产品与绒绣艺术欣赏品。王琳带领着她的团队走上了打造民族卡通品牌之路。由此“旺吉祥”诞生了。随之它的手工玩具、竹炭产品、杯垫系列、纸质包装系列等产品也陆续开发设计,并已开始进入市场销售。
二、宣传发动,在全市发放手工艺导航
市妇联会同市经信委一起编印了《上海手工艺导航》,汇集了本市18个区县的101家从事民间手工艺品设计制作的企事业单位,集中展示和宣传上海的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上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资源。导航手册的发行为社会各界人士构筑了一个了解、交流、合作、研讨手工艺技艺的新平台,并成为陶冶人们心灵和情操、传承和发展上海民间手工艺的新载体。《上海手工艺导航》于世博会开幕初期发行,通过市旅委,在全市50个旅游咨询点进行发放,同时,通过全市的巾帼文明岗班组,在班组的服务台、咨询台等放置手册,便于游客拿取。
三、筹备布展,在园区内外同时进行
为配合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博展馆的布展,市妇联开展“世博”手工艺展品目录征集活动。2月份会同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征集邀请函,目前有11家单位300余件商品供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挑选。结合4月份各区县妇联分管主席、专职干部、各大口委办妇女专职干部的工作例会,开展市妇联系统手工礼品推介会,有9家公司或个人工作室参加,展示了10余类手工艺礼品。
四、政策呼吁,在提案中建言献策
近年来上海手工艺产业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但因为各种原因,手工艺产业发展前景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市妇联通过政协提案的形式,提出以世博举办为契机推动手工艺产业发展的建议:一是从政府层面建立有关手工艺产业开发和管理的部门,制定上海手工艺产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推进产业发展;二是建立上海手工艺产业的信息平台,发布各类政策信息,市场需求的信息,商品及人才的信息,建立起手工艺产业链的纽带,带动分布于上海各个角落的家庭加工业的发展;三是建立手工艺创意孵化园,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到园区创业;四是培养各类手工艺人才,建立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大师多带徒弟,从个人调节税上给予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