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半年“天旋地转”半个小时消失
2011年2月17日 13:52
     

  一名“耳石症”患者得到根治

  半年前突然晕倒,继而经常“天旋地转”,陈女士不仅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更被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所幸她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出病症—-竟是脱落的耳石进入半规管内“惹事生非”。通过激光封闭术,30分钟后陈女士“天旋地转”的眩晕感觉消失了。
  来自江西50岁的陈女士,半年前出现阵发性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去过许多医院治疗,一直按美尼尔病或者由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进行诊断和治疗,吃了不少药症状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频繁发作。发作时“天旋地转”的感觉,使陈女士心理极度恐惧和痛苦,不愿意起床,更不愿意下地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几度欲寻短见,丈夫只能请长假陪伴妻子辗转多家医院求治。近日来到长征医院后,耳鼻咽喉科林顺涨教授发现病人的头晕与体位有关系,即为陈女士做神经系统检查但未见异常,进行体位诱发试验,病人立即出现头晕症状,确诊为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然而经过一个月的药物和手法复位治疗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原来陈女士患的是难治性后半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眩晕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其发病原因是由于一些患者头部遭遇撞击或因其他不明原因,导致耳石脱落、移位到内耳半规管的淋巴液中,从而刺激半规管,让人的头部一旦处于某种位置,如当患者坐起、躺下或者翻身转头的时候,耳石会脱离原来位置,移位到半规管里,就会产生天旋地转的感觉。这种耳朵的疾病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称为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耳石复位等保守治疗得以好转或治愈,但对于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治疗较为棘手。一般可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利多卡因或和链霉素鼓室内注射等方法,但这些治疗可引起严重听力障碍或效果不肯定。
  林顺涨教授当即决定为患者实施激光半规管封闭术,使脱落的耳石不再进入半规管而终止眩晕发作。手术从患者耳后入路,仅30分钟,困扰陈女士6个月的眩晕症状就消失了。据了解,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后不影响听力,恢复快,并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该项技术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论文刊登在英国JLO杂志上。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