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苦难,所以懂得满足,也没有太多牵挂。”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毅然捐赠21万元,几乎罄尽她的全部积蓄。面对记者的提问,她依然如银幕上那样从容端庄:“小弟走了,家用也少了,我就跟他的遗像说,弟弟啊,妈妈替你也捐献了哦!”
秦怡口中的“小弟”,是她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金捷。这位曾被誉为“亚洲最美丽女性”的老艺术家,把一生献给了银幕,也献给了她的儿子。因为要给儿子吃药打针,儿子当她是“敌人”,对她拳打脚踢。甚至在片场工作间隙,儿子病情发作动手打她,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脸,因为还要继续拍戏。退休后,家里离不开人,秦怡不能参加多少演出和活动,基本靠每月2000多元退休工资生活。为了省下给儿子打胰岛素的30元注射费,秦怡自己学着注射。前年小弟去世,很多人安慰她:这对她娘儿俩来说都是一种解脱。秦怡却说:“是解脱不少,但我不想要这个解脱,因为我是母亲,我爱他呀!”
秦怡从艺70年来,塑造了《女篮五号》中的林洁、《青春之歌》中的林红、《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等艺术形象。从当年舞台上的一个背影、4个字的台词,到36部作品里大大小小的角色,每一个她都演得一丝不苟,倾尽全力去刻画。
耄耋之年的秦怡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关心残疾儿童、慈善事业和电影事业。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这样赞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永远从容不迫。云散风流火化尘,翩翩影落杳难寻,无端说道秦娘美,惆怅中宵忆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