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人在上海②
陆蓉之女士(速写)
上海人民公园内,一座由深色的砖石与晶亮的玻璃镶拼而成的黑色建筑,兀自独立于茵茵绿草与花树间,在灿烂的日光下散发着独特、醒目而时尚的艺术气息,这就是上海当代艺术馆。漫步于馆内,你或许会遇到一位有着一头明艳红发,穿着蕾丝洋装,说话神采飞扬的女士。如果有机会和她进行交谈的话,你很快就会被她对艺术的痴迷和激情所感染,同时也为她鲜明的个性所折服,这位女士就是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创意总监陆蓉之。 我爱中国的当代艺术 陆蓉之出生在台湾,在台湾接受了早期的艺术教育,后移居美国。曾就学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获得艺术学士与硕士,主攻绘画。20世纪70年代中期,她开始为台湾的艺术杂志、报纸撰写艺术评述文章,并担任策展人的工作。她曾为台湾公共艺术立法和当代艺术的教育推广做了许多工作,是中国当代艺术圈内难得一见的女性艺评家及策展人。 2002年,陆蓉之带着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崇敬和向往来到了中国大陆。几年间,她先后去了重庆、四川、陕西、云南等地。行走在大陆,她被当代中国和中国的当代艺术深深地感染了。她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沃土在大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机会也潜藏在这片交融着传统与现代、宁静与悸动、沉思与激情的土地上。“来到这里,我太惊讶了!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处在一个非凡的年代,有一批了不起的艺术家,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遇到。”她用极其兴奋的语气说:“重庆的一家美术学院,明年的招生名额是7000人。中国的艺术发展是无可限量的!如此强大的后备人才力量,是中国当代艺术必将振兴和走向世界的有力保证。” 面对着眼前这片艺术新世界,陆蓉之心潮澎湃起来,她要在这里找寻寄托她艺术理想的最好载体。 经过考虑,她选择了上海作为在大陆的驻足之地。陆蓉之坦言,家世渊源使她对上海有着特殊的亲切感。陆蓉之的妈妈是来自上海知名的郁氏大家族,在家族内排行十一,新党现任党主席郁慕明则排行第十七。“回到上海,听着四周地道的沪上方言,让我想起了外公生前最爱念的上海话版本的《三字经》……” 话虽如此,不过,让陆蓉之决定停留在这座城市的是因为上海有着广博的中西文化并容的胸怀,有着足够宽广的舞台,让她的才华可以尽情施展。 三位朋友,三份“义工” 陆蓉之来上海认识了三个好朋友,艺术上的惺惺相惜和她那颗痴迷于当代艺术的心让陆蓉之心甘情愿地为中国当代艺术担当“义工”。 上海美术馆原教育部主任马楚华是陆蓉之在上海最早遇到的知音,她令陆蓉之一生难忘。 1999年,上海美术馆设立了教育部,向国内的参观者介绍外国艺术作品。当时,任上海美术馆教育部主任的马楚华慧眼识英雄,力邀有着西方艺术背景的陆蓉之加盟。经过多次交流与沟通,在世界艺术界闯荡多年的陆蓉之终被马楚华的真诚深深打动。她远渡重洋,飞赴上海,由此开始了自己服务于中国当代艺术而不求经济回报的“义工”生涯。 陆蓉之总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因为在上海她总是遇到对艺术有共同追求的人,张瑷玲小姐就是其中一位。上海“外滩18号”是台商张忠伦先生及其女儿张瑷玲斥资1500万美元投资开发的上海时尚新地标。陆蓉之喜爱“外滩18号”不仅由于她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更重要的是她在这里遇到了艺术上的伯乐。同样来自台湾世家的背景和对中国艺术的执著追求,张氏企业正式聘请陆蓉之担任上海“外滩18号”创意中心艺术总监。 在担任上海“外滩18号”创意中心艺术总监的同时,陆蓉之还有一个头衔——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陆蓉之说:“我和上海的当代艺术真的很有缘分,我总是能在一项非凡的艺术构想萌芽时与主宰者相逢并相知。”2005年,陆蓉之结识了正在建造中的上海当代艺术馆的馆长龚明光。当她得知上海当代艺术馆将是上海首座非盈利性的民营艺术博物馆,是由龚明光先生的个人基金会出资建造,深谙其道的陆蓉之不禁直言相告:做当代艺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果要做一个纯粹的当代艺术馆,或许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或某个财团的资力,否则就会赔很多钱。不过,当龚明光提出邀请她担任新馆创意总监的时候,她却欣然接受了。与其说是龚馆长的艺术精神打动了她,不如说是她找到了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乐土。从此,她又多了一份“义工”的工作。 2006年1月7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和上海“外滩18号”同时揭幕的“虚拟的爱——当代新艺术国际巡展”开幕了!“动漫艺术新美学”是此次展览的核心主题,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杰出艺术家参展。“虚拟的爱”布展中挑战传统美术馆的“白盒子”哲学,将所有艺术品挂在墙上,用灯光照射着,观众必须安静地、虔诚地、保持距离地欣赏画。作为策展人,陆蓉之说:“动画和漫画美学是我目前研究和策展的方向,它会很活泼,适合大众。更重要的是,它带着鲜明的亚洲美学立场,中国在上世纪30年代初曾有过非常棒的漫画形式,我希望大家能回头到自己的文化中去,寻找自己的美学根基。”她自豪地说,这次展览本身从创意到展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先进的。 除了“虚拟的爱”外,“皮尔和吉尔回顾展”、“今日瑞士设计”等展览都出自陆蓉之的手笔。对于陆蓉之来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正以巨大的魅力吸引她投入其中,最终选择留在大陆,留在上海,是因为她不能错过这个时代赋予艺术的光辉,她必须要把这种光辉让全世界都看得见。 永远做中国当代艺术的“义工” 陆蓉之有着夏花般鲜明而热烈的性格,很难想象她已是做了祖母的人!她不仅不避年龄,而且颇以自己半生的精彩为骄傲。她常语出惊人,却给人留下了回味深长的思考。她永远是那么精力充沛甚至活力四射,她说:“我染红色的头发,我穿10公分的高跟鞋,因为我是艺术家,艺术是不会使人疲倦的。” 陆蓉之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办公桌旁贴着一张表格,上面写满了2007年世界各地各种当代艺术展的开展时间和地点。今天在意大利,明天在瑞士,后天是法国,对她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我从没觉得自己为艺术累过,我需要通过不断地去观察、去领会、去探索,才能找出一个我认为最有效的策略,那就是怎么把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世界。” 陆蓉之把自己每一天的工作状态描绘成“拼命三郎”。她每天的工作实在是丰富多彩:迎来送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语言交谈,带他们参观艺术馆,邀请他们来中国来上海举办自己的画展或来上海开讲座或干脆做“义工”;接无数的电话;还有,就是接收无数的e-mail,然后保存、回复或转发……最后,深夜回到在上海外滩的家,继续写艺术评论的文章直到凌晨。她总说:“别看我57岁了,每天我的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但我感觉很好!” 如今,陆蓉之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和上海“外滩18号”的“义工”工作已经告一段落。 目前,陆蓉之正在参与一个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数字艺术节”活动,尝试把现代科技与当代艺术跨领域结合在一起。她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且是一个最适合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项目。她笑着说:“这一次我将继续做"义工",而且要永远做中国当代艺术的"义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