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黄丽春丽江报道:有人说,不到丽江就不算到云南,不听纳西古乐就不算到丽江,不听宣科讲演就不算听过纳西古乐。今晚(9月17日),“全国网络媒体行”的记者们刚到丽江,就被安排前往古城里的“纳西古乐会馆”一睹“丽江怪人”宣科和他那支“三老”乐队的神奇风采。
纳西古乐演奏着多位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纳西古乐会馆,是一座二层带有较大天井的前清民宅,青瓦白墙,五花台阶,正房敞开作为戏台,观众席是一色的靠背椅。左边一面直径一米多的红漆大鼓最为醒目,中间搁着些稀奇古怪却又似曾相识的乐器。这个古乐会是名副其实的“古乐会”,“三老”就是其最大的招牌:一是曲目(音乐)古老,二是乐器古老,三是演奏的人老,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但近年也有少数青年知识分子热衷于纳西古乐)。当那些颤颤巍巍的老人们被年轻的纳西族小姑娘们搀扶着入场落座那一刻起,大家对演出的期待一下子升至极点。
据考证,纳西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老的音乐,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所谓“纳西古乐”事实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为安魂曲的《白沙细乐》,现已濒于泯灭;另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它是自明、清以来从中原逐渐引进、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
“丽江怪人”宣科
让纳西古乐焕发出青春的“丽江怪人”宣科,他是纳西古乐的发掘人和传播者。在他的努力下,1995年10月,丽江纳西古乐队应邀赴美国、比利时、荷兰访问演出,一度轰动了西欧,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其广播公司在黄金时间大量播放了丽江纳西古乐;荷兰、日本等国专家或考察团还专程到丽江考察古乐,并著有专著。
宣科“丽江怪人”绝非浪得虚名,年逾八十的他,28岁入狱,49岁释放,年近六旬时又因一篇反传统的论文而被英国牛津大学破格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他既是一位具有一副铁齿铜牙的演说家,又是一位书呆子,他能说汉语、傣语、白族语、纳西语等好几种中国境内语言,也会说英语、法语、俄语、德语等好几种外语,他使人不解,又使人倾倒。
纳西古乐演出时,宣科会在曲目之间穿插一些很有意思的背景链接,用“通古晓今”这个词形容他确实不算过,相比于古乐,他的脱口秀似乎更能活跃现场气氛。他时而用丽江味浓重的普通话,时而用极为娴熟的英语,严肃而不失幽默,出格而又不越界。这个部分也成为众多观众,特别是国外观众理解并爱上纳西古乐的重要原因之一。
舞台上的宣科,对我们“全国网络媒体行”的记者们也现场调侃了一番。他说得知有这样一个采访团要来欣赏演出时,考虑过收费还是不收费的问题,最后决定还是不收费,因为记者们的体验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免费宣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