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艺舞台60周年展 >> 舞台剧照
 
  越剧
  2009年9月16日 09:08 来源:上海市文广局   

  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民国14年首次以“越剧”称谓,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1917年,初次进入上海,不断“改良文戏”,吸收新文艺工作者,投入创造“新越剧”,不仅在上海得到发展,而且走出国门,赢得了观众,形成了不同流派风格,保留和创作了大量的新剧目。

时间 剧名 演员
1953年 《西厢记》 范瑞娟、袁雪芬
1952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 范瑞娟、傅全香
1952年 《白蛇传》 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
1953年 《何文秀》 尹桂芳
1954年 《春香传》 徐玉兰、王文娟
1954年 《打金枝》 范瑞娟、吕瑞英
1954年 《盘夫索夫》 陆锦花、金采风
1955年 《彩楼记》 陆锦花、金采风
1956年 《杜十娘》 傅全香
1956年 《穆桂英》 吕瑞英、陈少春
1956年 《桃花扇》 金采风、丁赛军、张桂凤等
1956年 《追鱼》 王文娟等
1957年 《北地王》 王文娟等
1957年 《孟丽君》 吕瑞英、陈少春
1957年 《劈山救母》 范瑞娟、傅全香
1957年 《情探》 陆锦花、吴小楼
1957年 《三看御妹》 陈少春、吕瑞英、朱东韵
1958年 《关汉卿》 徐玉兰
1958年 《红楼梦·读西厢》 徐玉兰、王文娟
1959年 《李翠英》 张云霞
1959年 《秋瑾》 袁雪芬
1959年 《则天皇帝》 金采风
1960年 《金山战鼓》 吕瑞英等
1960年 《文姬归汉》 戚雅仙
1961年 《踏伞》 范瑞娟、傅全香
1961年 《珍珠塔》 陆锦花、金艳芳、吴天芳等
1962年 《貂蝉》 张云霞
1964年 《不准出生的人》 范瑞娟等
1965年 《火椰村》 袁雪芬
1965年 《江姐》 尹桂芳
1977年 《忠魂曲》 张国华、王文娟
1978年 《三月春潮》 刘觉等
1978年 《祥林嫂》 袁雪芬
1979年 《家》 沈家麟、袁东、陈文治
1979年 《盘夫》 徐玉兰、王文娟
1980年 《箍桶记》 吕瑞英、陈承秉
1980年 《孔雀东南飞》 范瑞娟、傅全香
1980年 《孟丽君》 王文娟、丁赛君、金美芳
1980年 《王老虎抢亲》 毕春芳、潘笑笑、陈金莲、周雅琴
1980年 《西园记》 徐玉兰、王文娟
1980年 《玉堂春》 戚雅仙等
1981年 《鲁迅在广州》 刘觉
1981年 《凄凉辽宫月》 吕瑞英、张国华
1981年 《玉蜻蜓》 戚雅仙、杨文蔚
1982年 《春草》 张云霞、张小巧
1982年 《汉文皇后》 金采风、张国华、沈永明
1982年 《沙漠王子》 尹小芳、戴忠桂
1983年 《花中君子》 吕瑞英
1983年 《李娃传》 傅全香、范瑞娟
1983年 《张羽煮海》 尹小芳、张蓓丽、程心如
1984年 《碧玉簪》 金采风、陈琦
1984年 《浪子成龙》   尹小芳、张蓓丽、王美芳、刘素素、尹美娣
1984年 《血手印》 戚雅仙、毕春芳、魏兰芳
1985年 《皇帝与村姑》 钱惠丽等
1987年 《沙漠王子》 萧雅、张蓓丽、钱飞英
1988年 《状元打更》 赵志刚、沈智君、温沛
1989年 《血染深宫》 赵志刚、孙智君
1991年 《魂断铜雀台》 沈于兰、华怡青、汪秀月等
1993年 《啼笑因缘》 钱惠丽、方亚芬
1994年 《玉簪记》 钱惠丽、陈颖
1995年 《曹植与甄洛》 单仰萍、许杰
1996年 《沈园绝唱》 韩婷婷、蒋仕英
1998年 《风雪渔樵》 章瑞虹、华怡青
1998年 《舞台姐妹》 钱惠丽、单仰萍、张国华
1998年 《杨乃武》 赵志刚
1999年 《红楼梦》 单仰萍、钱惠丽
2000年 《梅龙镇》 章瑞虹、章海灵、金红等
2000年 《孟丽君》 章瑞虹、郑国凤
2000年 《追鱼》 王志萍、郑国凤
2001年 《蔡锷与小凤仙》 许杰、方亚芬
2001年 《蝴蝶梦》 王志萍、郑国凤
2001年 《木棉红》 方亚芬、许杰
2001年 《早春二月》 方亚芬、许杰、孟丽敏
2003年 《被隔离的春天》 赵志刚、张明惠、王玥
2003年 《家》 赵志刚、孙智君、单仰萍
2003年 《救风尘》 方亚芬、陈颖、黄慧等
2004年 《白衣卿相》 王志萍、钱惠丽
2004年 《千古情怨》 方亚芬、赵志刚
2005年 《玉卿嫂》 齐春雷、方亚芬
2005年 《赵氏孤儿》 何英、赵志刚
2007年 《虞美人》  单仰萍、吴凤花
2008年 《韩非子》 钱惠丽、方亚芬

 

【关闭窗口】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