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化合作探索与研究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12月9日下午,由团市委、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上海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化合作探索与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礼堂召开。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代表,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NGO代表、青少年、家长、学校代表以及基层团组织负责人近40人应邀参加研讨会。团市委副书记徐彬主持研讨会,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主任蔡忠做总结发言。
研讨会上,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介绍了“混血女婴”、“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等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青少年权益维护典型个案处理工作情况,引起与会各方的热烈回应。上海社科院青少年所所长杨雄,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律协未保委主任黄绮,市青保办副主任杨永明,12355平台专委会委员陈小亚等专家就建立社会化合作机制,推动上海青少年维权工作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主任蔡忠在总结发言中提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我们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化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要积极完善社会化合作机制,构建一个党政领导、共青团推动、各方参与、青少年自助的社会化合作的青少年维权工作格局,要完善贴近青少年的维权信息网络、建立覆盖全市的维权服务网络、形成成果共享的维权工作协同机制,真正做到信息交互、资源整合、成果共享。二是要夯实社会化合作工作载体,充实和完善核心决策、主体工作、协同力量三个层面进行社会化合作的工作架构,深入开展个案维权、群体维权、调查研究、政策制定这四方面工作内容,建立健全工作信息收集机制、危机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工作责任制度,扎实开展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三是要重视调查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通过“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加强与青少年的密切联系,畅通青少年表达渠道,收集分析青少年愿望和需求,客观分析青少年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参与研究制定涉及青少年利益的立法和公共政策,逐步建立社会各方共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安排。
研讨会上,团市委还按照团中央的统一要求部署启动了“2010年与人大政协面对面”系列活动,在各区县以及全市范围举办各类青年走进人大、走进政协的活动,召开相关论坛和新闻发布会,并将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与青年密切相关的提案和议案,形成共青团与人大、政协推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领衔,专家负责,各方参与,青少年受益,社会和谐的具有上海特色的“面对面”工作格局。

据悉,2006年以来,团市委依托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为上海青少年提供了56000多人次的“一对一”服务,解决了许多青少年的实际困难。但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群体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逐渐出现。有些问题牵涉面广、错综复杂,单靠某个部门、某个机构、某个组织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已经认识到社会化合作的重要性,正积极探索依靠党政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机构以及专业人士,建立合作网络、完善合作架构、健全合作机制,以社会化合作的模式推动青少年维权工作。只有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有效推动社会化合作,才能构筑起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化合作的新格局,更好地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团市委也将在近期召开第二届12355上海青少年权益保护论坛,就青少年维权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以及社会化合作开展更深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