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暨第二届12355上海青少年权益保护论坛1月19日在沪举行,论坛以“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的上海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与发展的社会化合作问题。论坛还发布了16份有关网络时代青少年维权的提案议案素材,将青少年的呼声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传递到即将召开的“两会”。
据悉,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针对411名网瘾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显示,75.4%的青少年上网主要目的是“玩网络游戏”。目前,部分网络游戏过分宣扬暴力、仇恨、色情,过分追逐权力、金钱等负面的价值观,长期沉浸于网游世界中的暴力杀戮场面,使许多孩子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性格中暴戾的一面被激发,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变得残忍。对此,团市委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产业监督,提高网络游戏健康度的建议》中,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出倡议,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网络游戏产业监督,提高网络游戏健康度。
《建议》指出,制约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发展主要有五方面的情况:网络游戏产品中普遍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迷信、非法交易敛财,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和不健康内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原创网络游戏产品未能主导市场;经营模式雷同,产品类型单调;“私服”、“外挂”等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突出;缺乏对网络游戏内容等的有力监管,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行政制度约束。
团市委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并建议:加强网络游戏市场监督,坚决封堵违法网络游戏,对提供违法网络游戏的网站通过技术措施予以封堵,并落实对违法经营单位的行政处罚;采取技术措施,开发网游身份认证和识别系统软件,加强对未成年玩家的注册指导,根据网络游戏分级对未成年人上网游戏和游戏时间加以限制;调整产品结构,丰富游戏内容,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的网络游戏产品,形成一批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凝聚民族精神与情感的民族游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