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海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暨第二届12355上海青少年权益保护论坛召开。此次论坛以“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论坛向社会发出呼吁,要加强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
记者从团市委发布的素材中获悉,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发现:互联网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率很高,上网已经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未成年人对网络各种功能的利用比较均衡,主要用作娱乐工具、学习和生活工具和交流沟通工具等。网络信息时代要求改变旧的教育观念。互联网是青少年学习的工具和手段,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此,团市委发布了《关于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的建议》,提出要逐渐实现两个转变:从禁、堵为主的封闭式教育观念转到疏、导为主的开放式教育观念;从被动“救火”型的教育方式转到主动预防型的教育方式。期望相关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需要加强,实现对不健康使用互联网的制约,推动健康使用互联网。
团市委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监管,要求公安、司法等部门对不良网站进行梳理和监管,市文广、经信委、等部门应当加强引导互联网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推行信息安全教育,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育力度,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提高对青少年正面引导和教育的能力;从技术层面上实现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手段,学校和图书馆的电脑上安装拦截软件,屏蔽不良网站,并且通过电信运营商为家长提供“家长网上监控”服务,实现对青少年上网的即时监控和信息反馈。
本次论坛共发布了16份有关网络时代青少年维权的提案议案素材,将青少年的呼声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传递到即将召开的“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