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黑社会成青少年犯罪新形式
网络社团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人们在虚拟世界登录,凭兴趣、爱好、信仰等结社,是完全自发参与的行为。其人员复杂,结构松散,缺乏监控的特性使网络社团的管理成为一大难题。截至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19岁以下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亿1187万左右。如此庞大青少年网民群体,使青少年上网的引导和监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以“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12355上海青少年权益保护论坛上,团市委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出了加强对网络社团管理和引导的倡议。
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上海逾160名未成年青少年在网上成立了一个自称“尊龙名社”的非法社团,并利用网络聚众犯案。网络黑社会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种新形式,隐患重重。
目前,网络社团还属于非正式组织,在管理法规方面存在许多真空。为此,团市委呼吁: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要杜绝互联网上黑道风云小说、电视剧,并将相关词条收入搜索殷勤禁止列表等。同时还要对bbs、qq群加强监督,对版主、群管理员设置连带责任,严格惩罚机制,加强空间监管,提高网监力度。
此外,完善举报机制也很重要。监管网络社团一定要借助群众的力量,运用合理的举报奖励(例如奖励宽带使用等)、受理机制,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打击隐蔽性高的网络黑社会行为。
同时,政府要给予青少年网站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且要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工作的研究,逐步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机构的网络化。此外,还应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球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从专业角度对青少年进行影响,使他们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避免和减少互联网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