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专稿】运用信息化手段 维护青少年权益
2010年1月22日 17:07
 来源:东方网    作者:蒋俊颖

  在日前举行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暨第二届12355青少年维权论坛上,团市委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呼吁,建议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服务和维权工作,引起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反响。

  2008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开通了工作门户网站和青年公益门户网站(U网),目前已有221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定期上传信息,逾10万青少年注册使用了U网,网站页面访问量达到225万,116家市属单位团组织建设了团属网站……上海的共青团网络构架初现雏形。  

  团市委在本次论坛上发布的《关于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服务和维权工作的建议》中提出,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服务和维权工作带来了挑战。但资金投入、专业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欠缺限制了青少年工作的网络建设,也限制了类似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这些通过网络互动服务开展青少年权益工作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对此,团市委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要着力加强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站建设,加强平台软硬件建设投入,调研如何加强网站的互动性,通过热线升级和网站改版,建设更便利、高效、亲和的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努力帮助青少年通过信息化手段反映问题、得到帮助、解决问题。

  团市委建议,应以网络为平台推动各类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资源进行整合,以项目牵动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少年工作服务提供综合服务,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以及维权服务网络单位为增长点牵动更多基层团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成为为青少年提供维权和服务的后台支持单位。 此外,还应建立青少年信息监测网络体系。依托各种信息工作力量,整合热线、网站、社会调查等信息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搜集工作,形成覆盖面广、动态性强的信息监测网络,及时了解青少年的迫切需求。

  要加大与知名网站合作的力度,团结一批青少年喜爱的社会网站,扩大为青少年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提供服务的网络阵地。设计一些自主型、实用型、娱乐型的网络项目来吸引青少年网民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努力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 

  据悉,为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更好地为维护青少年权益建言献策,上海团市委围绕论坛主题“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准备了16个提案议案素材,供代表、委员撰写议案、提案和建议。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