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由团市委、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主办的首届“12355上海青少年权益保护论坛”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上海青少年家庭关爱问题”,邀请了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沪上知名专家学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12355平台专家志愿者及市律协未保委律师代表等近80人出席,共同探讨缺失家庭关爱的青少年权益保护问题。论坛由团市委副书记徐彬主持,团市委书记潘敏、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主任蔡忠出席会议。潘敏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论坛首先向各位来宾播放了视频短片《等爱的孩子》,短片集中反映了12355上海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在工作实践中接触到的三位“失爱青少年”的典型个案,他们窘困的生活现状,及其渴望得到父母关爱的片段,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普陀团区委副书记李锐同志作为12355公共服务平台后台受理单位代表,介绍了其区域内“失爱青少年”典型个案的处理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失爱青少年”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依靠党和政府,以及人大、政协和社会其他力量的支持和协同参与的。团市委权益部部长李江英结合12355平台与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开展的调研,介绍了对上海青少年家庭关爱状况的研究情况。
市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柏万青,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胡守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韩晓燕副教授,新华律师事务所浦泽幸律师以及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肖建国教授等多位长期关心、关注青少年权益保护问题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青少年家庭关爱问题,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及专业,畅谈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现行的青少年保护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且执行能力较弱;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救助机制还不够完善;部分家长责任意识淡薄,迫切需要通过道德和法律手段进行约束。同时,也有专家提出,家庭关爱问题的改善需要通过家长素质的提高、家庭内部环境的优化以及社会关爱的补充来解决,还应当考虑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增强青少年自我防护意识,激发青少年内在的主动性,促使他们主动融入社会,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团市委书记潘敏同志在最后讲话中指出,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进一步加大全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力量的整合力度,着力构建社会化的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体系;还要善于发现和研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青少年问题,通过建立“12355上海青少年权益工作议事制度”的形式,大力推动青少年权益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