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 27℃-34℃
当前位置:首 页  归口单位  正文
东海水产研究所
2007年9月20日

    一、单位现状

    东海水产研究所是面向东海的国家三大海区综合性渔业研究机构之一,2003年被列入国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东海所已形成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国家级渔业科研队伍。办公地址:军工路300号。网站:WWW.EASTFISHERY.AC.CN

    东海所以国家渔业发展需求为首要任务,根据学科优势和自身发展目标,主要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管理、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渔业信息技术、水产养殖容量和健康养殖、水产生物技术、水产品食用安全与质量监控、渔业产物资源与生物制品、负责任捕捞技术与渔业工程基础、特殊生境养殖生物学、水产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

    二、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研究所全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水产研究所,行政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1963年更名为上海水产研究所,行政关系隶属于上海市水产局。1966年,研究所划归国家水产部更名为东海水产研究所。在其后的几十年里,东海所隶属关系几经变更,曾分别划归过上海海洋渔业公司、上海市水产局。1984年起,隶属于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三、组织机构

    东海所设立办公室、人事处、财条处、科研处、科技开发部、后勤保障部六个职能部门;拥有农业部命名的“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命名的“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渔业环境和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所内设立“渔业环境与水产品加工实验室”、“渔业资源实验室”、“水产生物技术实验室”、“水产养殖生物学与种质资源实验室”、“捕捞与渔业工程实验室” 8个科研机构;设立农业部质检中心2个,水科院工程中心1个及海区常规监测中心2个共5个社会公益机构;建立海水养殖中试基地3个;设立图书馆、鱼类标本馆、档案室、《海洋渔业》编辑部和《现代渔业信息》编辑部等科研支撑机构;拥有上海海昌实业总公司、上海东海水产科技开发公司、上海华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水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个科技开发实体。

    四、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40多年来,东海所主要在水产资源学、水产保护学、捕捞学、水产品贮藏与加工、水产养殖学、水产工程学、水产增殖学、渔业遥感以及水产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取得2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国家级奖15项,省、部级科技奖95项。

    东海所在渔具材料、水产品加工及水产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也取得显著成效。尤其近几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四技服务、经济实体经营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效、新亮点,如在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贝类食用安全技术和鲟鱼人工驯养与繁育技术等方面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以及在可溶性海洋生物钙的研究与应用、光合细菌的培养、有机材料在渔具方面的应用中,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

    东海所与世界上20多个主要渔业国家以及欧共体、FAO等国际组织的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每年接待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越南、印度FAO渔业培训班及台湾地区等学者、研究人员来所访问与交流,同时,每年派遣科研人员赴国外研修、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上海市经济工作党委综合办公室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沪ICP备
070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