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 27℃-34℃
当前位置:首 页  归口单位  正文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2007年9月21日
    一、单位现状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区内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工作。办公地址:上海化学工业区目华路201号。网站:HTTP://WWW.SCIP.COM.CN

    主要职责:管委会依据《上海市化学工业区管理办法》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制订和修改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负责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和建设工程管理;协调海关、检验检疫、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外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区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为区内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化工区管委会通过实施依法治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管委会设立了“一门式”受理处,公安、消防、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税务、人才服务等部门实现驻区办公。化工区应急响应中心集公共安全、消防、医疗急救、化学救护、防汛防台、环境保护、市政抢险七大功能于一体。

    二、历史沿革

    2001年11月,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成立,党的关系归口中共上海市工业工作委员会。2003年5月,化工区管委会入驻现场办公。2003年8月,党的关系归口中共上海市经济工作委员会。

    三、组织结构

    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内设五个职能处室,综合办公室(劳动人事处),经济贸易处,规划建设处,计划财务处,安全监督处(应急响应中心)。直属事业单位1家,为化工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四、近年来的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上海化工区被确定为市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区之一。努力做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和管理经验。不断加大环保投入,2010年预计将达15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0.4%。目前,区内生态湿地水循环系统、生态防护林、余热发电、电解盐泥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并已陆续启动。一期项目的土地利用率达到每平方公里13.8亿美元,远高于国内其他开发区的投资水平。

    二是坚持以石油化工产品链为导向,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著名的英国BP、德国巴斯夫、拜耳、德固赛、美国亨斯迈等跨国企业和中石化、华谊等国内大型骨干企业已相继入驻园区,引进外资项目总投资达73.3亿美元。

    三是坚持五个“一体化”开发理念,提高化工区综合竞争力。提出并实施了“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开发理念。区内以石脑油为原料,以乙烯、丙烯等上游产品与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中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完整的产品链,实现了化工制造业对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集中公用工程岛,实行统一供给,使能源消耗下降约30%,投资成本降低近50%。区内管廊、码头、仓库、铁路、储罐等物流设施的集中建设使物流传输一体化效应初步显现。生产过程中,通过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工艺,并进行集中处理,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降低了区域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在园区管理方面,“一门式”受理和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应急响应一体化服务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是坚持提供一流配套服务,确保主体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与著名的福斯特惠勒咨询公司共同制定园区建设进度计划,运行P3软件,对主体项目与配套工程的进度实施全程监控,并就主体项目和公用工程的突发情况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战演练。今年起,赛科90万吨乙烯、巴斯夫聚四氢呋喃、高化苯酚丙酮等一批化工主体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到2010年将实现1200—1500亿元工业产值。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是坚持与国内外化工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已成功吸引著名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42家投资化工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3.4亿元人民币,2005年将新增工业产值200亿元。二是坚持积极开展对外合资合作,联手打造生态工业园区。上海化工区通过产业整合,已与国外著名公用工程企业孚宝、普莱克斯等全面合作,集中建设热电联供、工业气体、污水处理厂、废物焚烧炉、天然气管网等公用工程,建成公用工程岛,实现了生产配套、废物处理等设施的资源共享。三是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推进与周边地区、企业及相关院校科研所的联动发展。加快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中石化研究院基本有机原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化工区金山分区现代物流基地,做好奉贤分区内的生活配套区建设规划。
 来源:上海市经济工作党委综合办公室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沪ICP备
070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