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2007年9月21日 |
一、单位现状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生产加工领域食品监管工作,并行使执法监督职能的直属机构,履行上海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上海市计量校准管理办公室和上海市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能。办公地址:长乐路1227号。自2007年10月8日起,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搬迁至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728号。网站:www.shzj.gov.cn。
主要职责: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研究起草本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管理和监督全市质量监督工作;指导和管理全市质量工作;管理和监督全市质量认证工作;管理和监督全市标准化工作;统一管理和监督全市计量工作;综合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全市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监管工作;对锅炉压力容器实施进出口监督检查;建立和健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对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的审查、认可和监督管理;组织指导有关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教育、培训、科研、信息工作;组织实施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代表本市参加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活动;管理《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有关标准和技术法规在本市的通报和咨询工作;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对区县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二、历史沿革
前身为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1989年在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和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质量处的基础上组建成上海市技术监督局。1999年10月,更名为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三、组织结构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设12个职能处(室),即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科技信息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室)、人事教育处、监督处、质量管理认证处、标准化处、计量处、特种设备监察处、食品生产监督管理处、组织处,并按有关规定设置纪检监察机构、直属党工委(机关党委)以及工会、团委。下属19个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质量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上海市纤维检验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总队、上海质量技术监督中心、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等9家直属事业单位。
四、近年来的重点工作
一是整治突出质量问题,规范市场秩序。2002年起,组织开展了对鲜啤酒、木家具、瓶装饮用水、一次性生活用纸、童车等5类产品的行业性突出质量问题的专项整治;开展了对胶木电器、鸡精、味精、水泵、糕点、电线电缆等20类产品的区域性突出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建立了整治企业的质量档案,并实施跟踪监督。全面实施28大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肉制品等10类食品的无证查处工作。二是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扶优扶强力度。以优势行业和产品为重点,围绕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和培育“五个一批”产品,确立和制订一批本市重点名牌产品培育目录;逐步建立起培育和保护名牌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名牌评价体系,名牌产品推荐由传统制造业为主逐步延伸到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是积极构筑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能级。作为加快构建、不断完善上海科教兴市公共服务平台的一项重要举措,市质量技监局提出要使计量测试、标准化和质量检验等技术基础发展与本市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尽快达到亚洲地区经济中心城市水平,进而提出建设全市三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即:计量测试服务平台、标准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的目标。并在继续完善三个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计量检测综合实验基地、质量检验基地、特种设备安全监检基地、机动车检测基地、标准化信息服务中心、质量技监培训中心等六个基地。四是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基础作用,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针对上海的重点领域,特别是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采取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并完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效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合法保护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上海的综合竞争力。五是加强WTO/TBT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工作。通过抓“一网二库三支队伍”的建设,即:标准信息服务网,标准数据库、产品标准库,翻译、研究和推广应用队伍的建设,提高本市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六是深入开展质量振兴攻关,不断提高行业、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大力推进工业新高地建设,着力从源头抓质量,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增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推动本市经济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强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一是引导扶持本市机电、高新技术、汽车等支柱行业、优势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支持鼓励本市有能力的行业、企业、研究院所主动争取承办相关国际会议和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与配合,主动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提供质量、标准、计量等全方位服务,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改善投资环境。三是加强东西互动,积极与中西部地区开展质量技监工作对口交流,加大智力服务力度,发挥综合技术服务优势,向校准、认证咨询、检测等业务拓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好服务。四是加强长三角质量技监工作互认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和共同发展。对涉及江浙沪三地市场准入的地方法规、规章、标准进行梳理和互相通报,规范合作互认工作;进一步推进定量包装商品统检、样机结果互认和计量检定员的交流合作,构筑统一、开放的检验测试服务市场。 |
来源:上海市经济工作党委综合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