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 9℃-14℃
当前位置:首 页  综合信息  正文
江南造船单月交船数量创新高
2009年9月8日


  在一片喜炮声中,江南为希腊戴纳康姆油轮管理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艘76000吨巴拿马型散货船H2449试航归来,于9月4日交船。从8月14日H2424交船算起,这将是近20天内交的第四艘船。“20天内交船四条,这在江南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总装部负责人说。

  江南整体搬迁到长兴岛还不到一年半,各项体制机制和现代造船管理模式正在不断完善之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船东船检对交验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交船难成为普遍现象。越是在困难的条件下,江南人越是迎难而上,以敢于拼搏敢于克难和敢于胜利的毅力和勇气取得了连交四条船来之不易的成果。

  回顾四条船的建造交船过程,生产部门在接受采访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强调:这是奋力拼搏、团结协作和江南精神的充分展现。搬迁导致大批骨干人才流失,而新员工经验不足;新旧管理体制的碰撞;造船模式需要转变。这一切使得造船生产变得无旧章可循,一切都要自己摸索。而摸索是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个需要付出辛勤汗水的过程。

  对此体验最深的是模块部。模块部是新造船模式下公司设立的新部门。“在成立之初,我们曾有太多的迷茫,没有人能告诉我们模块部到底该干些什么,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模块部长王亚平的感叹使我们感受到了初起步时的艰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模块部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 H2424船研发单元15个,六只液货管架管系单元(葡萄架单元)是所有单元中最大的,同时也是最复杂,工艺要求最高。模块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发挥部门整体优势,将部分现场高空焊接改为在内场预先拼接,这样既提高了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成本,为H2424船在液化系统的完整及调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争取了宝贵的船上安装工作时间。而作为新模式下的首制散货船H2448,共58个单元, 72个分段预装、620个托盘。由于新模式还未完全成熟,托盘未以区域模式出图, P阶段与D阶段托盘物资划分不清,因此部门各作业区压力相当大,困难也非常多,甚至有时会产生新模式能否走下去的想法。

  “必须在H2448上实现新模式的运行”。在那段时间模块部长王亚平几乎在部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都要强调这句话,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句话不只是命令,更多的是包含了对新模式运行的决心与信心。针对H2448机舱底层大单元建造,模块预舾装作业区完全按照机舱底层的船体结构仔细的在地上画肋位线,稍有误差立即修改;在吊装问题上又积极与设计、总装探讨,最终确定了吊装方案,确保该单元的成功吊装上船。

  该单元预装了机舱底层将近90%的管子,大大改善了机舱预装的环境,缩短了机舱管系安装周期和船舶建造周期。通过与设计部和配套部及时沟通、群策群力,模块部在H2448船创造了预装分段数量最多、单元数量最多、预装完整率达99%、托盘配送完整率达86% 的好成绩,同时也为后续船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对搭载人来说, H2448船的建造过程也是异常艰苦。虽然散货船是老江南的成熟产品,但由于上岛后采用新的造船模式,老的经验丧失了部分参考价值。在搭载初期,分段储备情况不理想,使得搭载部原先设想的总组和搭载方案无法实施,只得采用分段单吊的搭载方式。搭载部长黄文飞亲自带头,对分段的制造、预装及涂装工作细致优化,把分段的产出速度推到了极限,顺利地满足了搭载的要求。

  H2448船发生的质量事故使船东船检对交验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机舱主动力系统。针对这些情况,总装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前拆检、清洗了主滑油管系,甚至还拆检处理了全部滑油驳运与净化管系。尽管如此,在H2449船主滑油管系投油提交时,依然出现多次交验船东不予通过的尴尬局面。总装相关作业区施工人员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不抱怨、不气馁。一有问题员工就连续作战,而对班组长、作业长而言,加班更是常事,主机专业大组的副作业长刘炜经常是半夜上船检查投油情况……最终守住了H2449船的试航节点。

  这些船的建造交船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映射出江南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正是江南人负责任的态度,忘我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江南工人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如此高强度的任务。

  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团结协作”是生产部门接受采访的人员常常挂在嘴上的词。“尤其是新的造船模式,各部门都没有丰富的经验,这个时候协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了”,一位生产部门负责人说。

  现代造船模式由于无旧的经验,因此设计图纸的质量至关重要。而加强设计和生产人员密切沟通、相互协调是确保完成任务的重要环节。 H2428船液罐吊装一开始并不顺利,针对初次吊装中出现的问题,设计部及时协调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专门总结并组织了关于船体与液罐匹配的专题研讨会,逐项分析,查找症结、制定对策,对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及时在生产部组织的专题会上对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作了专门介绍,使方案能够让生产部门贯彻落实。由于生产计划调整的关系,H2424 船液罐改为下水后吊装。这大大增加了液罐吊装的难度,设计部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船体大开口下水加强方案及相关计算工作,并针对此种状态下液罐吊装作了周密考虑。在液罐吊装期间,设计配建人员坚守现场,及时协调有关问题,充分体现了设计、生产与管理的一体化,效果显著。最终, H2424船四个液罐顺利完成水上吊装,前后只用了短短3天时间,得到了船东代表和GL验船师的高度赞扬。

  而在H2448船的建造过程中,搭载、设计、制造、涂装、总装等部门相互加强了沟通交流,共享信息。在此基础上,搭载部提出了室外船台改造对该船搭载作业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解决办法。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了83天的船台周期。除了部门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之外,部门内各作业区之间在工作中更是密切配合。如模块部的四个作业区面临工作任务时,一切以生产为中心,碰到困难和瓶颈,各个作业区联合起来解决,加速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对造船企业来说,交船是硬道理。江南造船领导紧紧围绕这个核心,高度重视产品的建造,多次组织召开相关部门的会议,沟通协调。南总对现代造船模式的建立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视。年初,南总提出讲“讲规范、讲拼搏,做好江南事;讲责任、讲奉献,无愧江南人”的行动号令,鼓舞着江南人努力奋斗。随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南总亲自牵头进行了课题调研,就推进管理转型,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此外,南总还非常关注生产的进展,由于H2448船建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在试航回来时,他亲自到码头迎接。正是南总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坚持,对造船生产的关注,使得各个部门有了压力 和动 力 克 服 困 难 ,在 H2424 及H2448船上初步体现了现代造船模式的效果。公司工会开展了“创立新目标,创造新纪录”劳动竞赛。劳动竞赛的开展极大调动了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模块部四月份就打破了新纪录,取得了劳动竞赛的最好成绩。目前,已有多个部门创造了新纪录,劳动竞赛的开展迅速促进了这几条船的建造进程。

  江南人,曾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而如今,在长兴新基地上,又创造了一个纪录。因为江南人懂得,江南新的百年辉煌将从他们手中开始。在采访中,所有生产部门和设计技术人员都表示会 继续努力、全力以赴、再接再厉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生产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余俊伟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沪ICP备
070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