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目前有内退员工、长病假员工、改制企业安置人员和托管代管相关企业人员共计5800多名,这些离岗员工中的大部人文化低、身体差,又无一技之长,其中70%是公司级困难人员。由于无岗位、低收入,他们特别期待被重视和关爱。在“双促”主题活动中,上海石化给予了这个群体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不仅公司8名班子成员中有5人主动与离岗职工进行对结帮抚,上海石化还千方百计动脑筋,想方法,从提供人性化服务、提供就业援助、提供涉及利益政策的宣传、保障基本生活和医疗费用等员工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努力解决帮困工作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切实做到有困难全力帮,全方位向离岗困难敞开关爱之门。
形成一个全覆盖的网络组织
5800多人是个庞大的群体,如此多的离岗人员分散在全市的各个角落,甚至远在外省。为将关爱和帮困工作做到每一个人,该公司设法将居住地相对集中的离岗人员组成一个个员工小组,形成网络组织,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网络组与中心的日常联络,实施网络化管理。同时,建立了定期召开网络组长会议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的网络组长会议平台,安排各类讲座,讲解政策制度,分析员工思想状况。该公司的分管领导利用这一平台向员工宣传公司改革发展形势,通报与员工相关的工作动态,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网络组长则通过与组员定期沟通,将单位的信息传递给职工,同时注意搜集员工中的新问题、新困难,再及时将员工的呼声以及个别职工的特殊困难反馈给中心领导。借助网络组织这个桥梁和纽带,公司与离岗人员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联系。目前,该公司已建立分布在石化、郊区和市区的内退养、离岗自主培训人员网络组53个,涉及员工3300多人,基本做到全员覆盖。
建立一个困难员工数据库
要帮助困难职工首先要摸清困难员工的具体情况。今年以来,该公司在建立网络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各类困难群体的不同情况,深化分层分类管理。根据年龄及健康、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建立困难员工“一人一卡”信息档案及数据库,并将困难员工分为公司级特困人员、单位级特困人员、一般困难人员和临时困难人员,目前共有337名各级困难职工被列入数据库。数据库内容根据定期走访情况和网络组长的反馈情况及时更新。根据数据库的资料,今年春节期间,公司各级领导共结对并走访了51名离岗困难员工,同时各级中层干部、党员、管理人员和网络组长也参与到对口关心和走访慰问活动中,共访慰问了286名离岗困难职工家庭,做到了每家必访。结对帮抚过程中,各级领导通过走访,进一步了解结对对象的困难情况;该公司及时对数据库的资料作及时的更新,并对特殊困难的离岗员工进行特殊帮困。如为多名患重病的困难员工落实了收费相对较低的护理院接受专业护理,并提供轮椅车、安装电话分机、破例采购特种药、帮助子女助学等援助。
开辟一个诉求表达的渠道
离岗员工非常需要有一个诉说情况、表达想法的正常渠道。根据网络小组的反馈和接待离岗员工时的诉说,该公司迅速设立了离岗员工接待室,开通了热线电话,建立了“五天工作制、天天有接待”信访接待制度,由相关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轮流接待,并推行“首接负责制”,今年1至3月份,共接待来信来访932次。接待中,接访人员耐心倾听,解释说明,安抚开导,并及时就员工反映普通的要求再就业问题进行反馈。经各方面努力,今年以来,公司利用各种资源,已累计为35人推介岗位,有13人走上了适合的劳动岗位,并通过劳动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了缓解。
启动一项家访计划
随着“双促”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公司于4月份又在启动一项走访所有内退养职工的计划,在已走访1000余名内退员工的基础上,再完成1000名职工的家访,重点对象是刚刚接收管理的200余名长病假人员,了解、关心他们的疾病情况和生存状况,挨家挨户地宣传能使长病假人员受益的政策——通过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办理提前退休,不但可以享受到国家给予的养老政策,同时也能享受到企业退休职工同等的待遇。考虑到离岗员工长期不在企业,该公司在家访慰问时,还携带统一印制的政策宣传折页,上门向职工宣传、说明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流程示意图;退休手续办理流程及材料要求;职工家属医疗费用报销程序;各类保险(职工团体人身综合补充医疗保险、市总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市总大病特种保障计划、市总女职工特种保障计划)理赔程序及受理地点;公司帮困互助基金申请程序;以及公司对口部门的地址及联系方式,市区办事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主要交通方式等,努力将关心员工、服务员工之事做实做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