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重要变电站连续发生故障是何原因?上海有多少个类似的变电站?2月18日,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胥传普率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和负责上海电网建设、运行管理的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电网管理与电网建设专家团,在公司下属单位超高压公司长春站同新华社、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并接受记者采访。
常被人们誉为“坚强电网”的上海电网,胥传普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钢丝上跳舞的大象”。胥传普介绍说,220千伏长春站建于1986年4月,担负着上海市区整个南部的大部分用电负荷,更是市中心供电的电源站。由于处于电源进出枢纽位置,受进两个电厂的电力后,降压成110千伏和35千伏送出向市区供电,同时还要承担转供另外4座220千伏变电站,设备运行任务繁重,对上海电网安全和市中心供电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同一个变电站不到两年连续发生大小故障的原因,是因为长春站23年如一日,设备时刻不停地持续着马拉松式的运行,设备老化正是该站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长春站内从主变压器到电容器、电抗器等辅助设备,全部是服役超过20年的老设备。我们现在只能勉强进行一些小修小改应急处理,这些仅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尽管220千伏长春站的变压器等各种设备和线路改造每年都列入技术改造滚动计划,但多年来并未能全面实施。由于用电负荷持续处于高位,设备根本停不下来进行检修改造。现在的情况是,随便一个高空漂移物落下、一场大雨积水,一个风吹草动就会严重威胁电网安全,随时存在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我们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担心,正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现在,只能靠技术人员增加巡视,及时应急处理隐患,以防万一。”胥传普说。
新华社、解放日报记者对怎样根本解决长春站问题十分关注,胥传普和各部门主任详细介绍了解决之道和现实问题。据介绍,和长春站一样处于极限运行状态的变电站并非个案,由于近年来电网建设严重滞后,市区范围内在用电高峰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的变电站为100%,很多变电站根本无法通过负荷分流和转移来进行正常的检修改造,上海电网的运行如同在钢丝上起舞。如:220千伏西郊站建成于1959年,是上海第一个220千伏变电站,是华东最早的220千伏变电站之一,华东电网内类似老旧变电站要么退役、要么在电网中的作用日趋降低,但西郊站如今却肩负着供应上海电网6%用电负荷的重任,2002年2月5日西郊站因一台220千伏变压器故障引起全站停电,所幸电力公司应急处置迅速才将对社会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2007年5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浦东站一台220千伏主变过载造成浦东部分地区限电;2008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 220千伏长春、瑞金、西郊、泸定、泰日站、杨思站、春申站、古美站、三庄站等站负荷率都超过100%, 最高的甚至达到107%,闵行、松江地区在夏季高峰期间几乎天天有限电。
在电网建设举步维艰的现实面前,电力公司与社会各方仍然在做着不懈努力。110千伏涞寅站在延迟了2年后,在松江、闵行两区政府和市民的支持理解下,终于于去年夏季供电最紧张的关头投运,及时分流了供电瓶颈地区的部分用电负荷,缓解了松江地区的用电紧张情况。
胥传普表示,一批列为市政重大工程的电力设施建设项目落地,需要继续得到全社会各方理解支持和共同努力,具有合理、完善的电网结构才能真正称得上坚强电网,才能保障上海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希望不久的将来,上海电网安全运行能够摆脱走钢丝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