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浦东新区分局等级标准评定是市局在新时期推进基层建设的一项战略决策,是促进基层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年多来,浦东新区分局以“共同语言”为引领,以考核为抓手,积极发挥创建工作小组、机关处室、基层工商所三个层面的作用,细化标准,明确责任,以考促评,基层各项建设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做法是: 一、以考核实现机制接轨,实现创建工作“日常化” 市局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工商所等级评定标准下发后,分局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把等级所创建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手段,列入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 1、确立创建工作机制。为了避免出现以往搞突击应付检查验收的流弊,使创建工作日常化,保持基层建设工作的连续性,分局将创建工作与常规考核相链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与考核班子相一致,在创建中做到“平时多指导、考核严要求、奖惩紧挂钩”,从而形成了分局的创建模式,解决了常规考核与等级所创建“两张皮”的问题。 2、相应完善考核细则。在创建工作全面部署的基础上,分局对季度考核细则进行了相应调整。各处室认真对照市局等级评定的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内务建设标准,对原来考核细则中没有的条目或标准低于等级所要求的考核事项逐一作了修订,使考核内容与等级评定要求相吻合,分局考核细则与市局工商所等级标准并轨。 3、对照标准全面推进。由于将等级标准与常规考核有机结合,基层所的各项工作向着等级标准全面努力。硬件建设分局统筹,为创建高等级所创造条件;软件建设持续推进,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管理、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与干部奖惩挂钩的考核机制在创建中充分发挥了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以考核实施为指导契机,推动创建工作“精细化” 分局机关处室积极发挥在创建工作中的推进作用,在考核过程中加强了对基层所的指导,有效促进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 1、通过考核强化统一规范。针对浦东基层点多、面广、工作不平衡的特点,分局将市局等级标准在考核中量化实施,统一要求,统一验收。如对各类台帐、制度,做到“五个统一”:统一制度职责,统一岗位台牌,统一党日活动要求,统一电子荣誉室,统一考核模式。 在推行网格化监管过程中,统一实行AB角,强化责任主体,以利职能发挥。 2、通过考核强化薄弱环节。分局机关处室以注重规范、注重绩效为重点,积极研究,努力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对基层工作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加强指导,促其规范。如企管处根据考核中发现的《责令改正通知书》日期遗漏等细节问题,及时调整考核细则,对重复性问题加倍扣分,加大整改力度。各业务处室在考核中主动查找各所监管执法中的难点和“软肋”,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释疑解惑,带动监管执法工作不断向前。 3、通过考核强化业务培训。针对考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相关处室按照“以业务建设为核心,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强对应培训、组长培训、岗位轮训,并组织模拟考试。通过统一标准、拾遗补缺、强化培训、严格考核,基层工商所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为完成创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以考核促进职能发挥,促进创建工作“效能化” 分局注重发挥工商所在等级所创建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化考核,强化工商所干部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创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1、积极推行二级考核。除分局机关实施对基层工商所的一级考核外,工商所内部实施第二级考核,即由所考核到干部个人。各工商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的等级所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创建计划,并逐项对照评定标准,落实“二级考核”事项,将目标落实到位,责任细化到人,确保创建内容无遗漏、无盲区,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有责”的强大合力。如周家渡(上钢)工商所针对两所合署办公后的人员特点,采用“二级考核”格式方法,设置了包含25项内容的《工商所业务工作考评表》,通过“三评”(干部自评、小组考评、领导点评)方式,对干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月度排名末两位的干部实行“奖金月扣、季度累扣”,切实体现了“工作任务分解到人、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绩效考核到人、奖惩措施兑现到人”的要求,鞭策干部真抓实干。 2、积极体现制度治本。长期的工作实践证明,考核的成败一是取决于考核标准是否科学合理,二是取决于考核的结果是否真正兑现,而后者向来是考核工作中的难点。分局在考核中既着力完善考核制度,又严格制度的执行。如分局在2007年第二季度对基层单位进行考核时,发现个别工商所延时解缴个体管理费。分局抓住苗子,速查原因,责令整改,不搞下不为例。违规工商所负责人立即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三项“从严”措施:加强票据领用管理,严格按需领取;仔细核对票据数目,严查票帐不符;及时结算行政规费,严防延时解缴。同时,该所所长根据所内考核细则,自罚奖金1000元,相关责任人也扣发了两个季度的部分奖金。分局还举一反三,在基层单位展开了大规模的财务自查,切实强化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加大了“制度治本”的约束力。 3、积极作为凸显亮点。通过考核,干部的责任心进一步加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在市场监管和内部管理的实践中积极创新,监管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显现。如川沙(江镇)所针对无照经营顽症,情系民生,知难而上,积极研究对社会反响大、群众意见多的规模性无照经营的整治方法,在未采取立案、收缴等强制性手段的情况下,使华夏一路“无照经营一条街”的23户无照经营户、“妙栏非法交易市场”的43户无照经营者全部停业搬离,取得了政府满意、群众满意的双重效应;并总结出低成本、高效能的无照治理“五步曲”模式(第一步:对症下药,找准整治切入点;第二步:把握契机,齐抓共管聚合力;第三步:宣传攻心,高压威慑促停业;第四步:跨前服务,积极疏导护民生;第五步:重拳打击,拔除钉子助和谐),为应对无照经营难题积累了有益经验。洋泾所深化“红盾维权进校区”特色工作,坚持定期走访,加强互动沟通,在上海海事大学等学校举办“抵制传销进校园”宣传咨询活动,拓展宣传渠道,营造维权氛围,探索校园维权新模式,获得师生广泛好评。 浦东新区分局通过考核促创建,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首轮评定工作,基层建设水平取得了全方位的提高,处所联动效应进一步增强,齐抓共管机制进一步形成,分局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观。2007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王东峰副局长和市局方局长、倪书记、乐局长先后到浦东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分局将按照市局要求,坚持以“共同语言”为引领,进一步加强“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坚持“革新思路、优化方法、创新监管、夯实基础”的思想,继续以考核促创建,巩固和发扬创建成效;继续有重点地创建一批符合2A级和3A级标准的工商所,推动分局基层建设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