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 27℃-34℃
当前位置:首 页  文化建设  正文
医工院现代制药于庆华感言作为奥运火炬手
2008年7月2日


  当人们得知我是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时,无一例外的都会问我——“你是如何当上奥运火炬手的?”因为在朋友们眼中,我和大家一样,是上海这个大都市里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小市民,用网络语来形容,我就是一个80后草根。

  其实,能如此顺利地成为火炬手,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回想去年报名之初,听说在网上可以参加奥运火炬手的选拔时,我只是凭借着一时的心血来潮报了个名,以重在参与的想法上传了个人简历,仅仅是想试试自己的实力能走到第几关,对于成为火炬手,说实话并没报任何幻想。报名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第一轮面试——经过初选,共有350名候选人进入上海火炬手选拔活动的第一轮面试。而面试的过程也非常简单,用2-3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我介绍的经历其实并不丰富,也并不辉煌,仅仅是在从事志愿者活动方面积累的一些成绩。我从2001年起就参加了上海市东方医院的义工志愿者服务,为来医院就诊的病人提供院内护送、陪同就诊、病房探访等等的义务服务,累计服务时间至今已经达到了500多个小时。回忆6年来的服务经历:我为病人指过路,陪孤老看过病,帮腿脚不便的老人推过轮椅,给病房里的白血病孩子送过水果和书籍,除了为病人服务,我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参与到医院义工的队伍建设,编辑义工刊物,制作义工宣传片等等……这些我力所能及的小事使我受到了医院病人和医生们的一致好评,在2004年我获得了由共青团浦东新区委员会和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授予的2001-2004年度浦东新区“十佳”青年志愿者光荣称号。2006年,在现代制药浦东基地党组织的号召下,我又报名加入到了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队,在科技馆里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服务讲解,累计服务时间也接近200个小时。我的这些平凡而又特殊的志愿者经历引起了几位面试考官浓厚的兴趣和肯定。

  一个月后,第二轮的面试通知也接踵而至,这回是要从140名候选人中正式选拔出70名火炬手。在同评审专家们进一步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志愿者的经历,又被问及了参加过的体育活动,而我丰富的马拉松比赛经历和自行车运动经验则又把我和奥运拉进了一大步。我在2004年进入公司后,在院工会的组织下第一次报名参加了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虽然只跑了个半程马拉松,但是1小时48分的参赛成绩还是让高中以前体育课跑步从没有及格过的我信心大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热爱上了马拉松,4年来跑过了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以及厦门、杭州和扬州的半程马拉松,全马42.195公里的最好成绩从最初的5个多小时进入了现在的3个多小时,虽然只是业余级别谈不上什么名次,但是在艰苦的马拉松赛场上,在漫长的自行车旅途中,我仿佛经历了洗礼,不但锤炼了意志,更体会到了奥运的真谛,感悟了人生的哲理——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在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奔跑后,跑过终点时的喜悦和感动格外珍贵。

  2008年的1月,在热切的期盼中,我终于等到了第二轮面试通过的消息,正式成为了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上海地区的火炬手!听到这个消息后的高兴劲儿,我至今记忆犹新,有喜悦,有兴奋,有迫不及待……

  2008年5月12日,就在上海为火炬传递一切准备就绪时,四川汶川的地震灾难震惊世界,数万生灵瞬间罹难,抗震救灾、传递关爱的主题融入到了火炬接力中。虽然因为三天的全国哀悼日,上海的火炬传递被延后了3天,但大灾显大爱,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各种赈灾活动进一步点燃了大家的爱国热情。火炬传递当天,尽管传递路线出于安全考虑被一减再减,但前来观看火炬传递的观众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包括公司的同事们,在得知我也是参加火炬传递的火炬手后,也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前来呐喊助威为我加油,为汶川加油,为中国加油。

  当我拿着火炬走下火炬手投放车的那一刻,立刻感受到了观众们扑面燃烧的激情,人们高喊欢呼着“中国加油”,挥舞着五星红旗和奥运会旗,人们的激情唤醒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普通百姓的爱国热情瞬间震撼着我的内心,向着人群,向着同事们,我挥舞着手臂,我意识到此刻已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传递圣火,而是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的普通百姓,无数草根们共同点燃了奥运的圣火和激情,传递着梦想和关爱——那一刻我终身难忘!

  在热烈的欢呼中,万众瞩目下,我顺利完成了火炬传递,传递的路程很短很短,70米的传递距离不过匆匆几十秒,在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我的大脑仿佛一片空白,如梦似幻,又好似气势恢宏的电影片段高潮迭起,我兴奋着,我身边的人群激动着……

  圣火传递的使命完成,我们火炬手当然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另一个使命:在传递奥运圣火的同时,我们还将传递关爱。在奥运圣火收火仪式上,原本的文艺演出和焰火表演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则是更有意义的爱心捐款,火炬手们将早已准备好的救灾捐款装入信封投入了爱心捐款箱……用一个简单而更为有意义的善举结束了我的奥运火炬传递。这一天,激情飞扬,这一天,意义非凡,这一天,充满希望,这一天,耐人寻味……

  火炬传递虽然已经结束,但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好难忘的回忆,回首这一路,感触很多。火炬手的经历已成为我人生经历中独得的一笔,耀眼的一瞬,细细想来,能顺利成为火炬手离不开往日一点一滴的积累,离不开坚持不懈的600多个小时平凡的志愿者服务。我做的这些平凡的小事让我成为了不平凡的奥运火炬手,正如火炬传递那天,我的妹妹在她的博客中写下的这样一段话:“奥运会全世界关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深远意义,能成为一名火炬手看似很遥远,但是如果你为社会奉献过,那么社会绝不会忘记你,把遥不可及的梦想拉近距离。”

  我的火炬传递虽然已经结束,但我心中的火炬还在燃烧,我知道路漫漫其修远,我所要做的还有许许多多。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要会这么多的志愿者工作,记得高中时我看了一本影响我一生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许多人都读过,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当然我的理想没有书中的人物那么伟大那么崇高,我只是一个草根,我只想像雷锋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服务,做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我是一个草根,我是奥运火炬手,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来源: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沪ICP备
070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