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力也是重要的领导方法 |
2007年7月30日 |
为了提高领导水平与执行力,推动小康大业的发展,领导干部应认真研究领导科学,不断改进领导方法。一般地说,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群众路线、抓主要矛盾等都是常用的领导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提高学习力也是重要的领导方法。
大家都这样认为,学习问题既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党性问题。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有谆谆教诲。毛泽东强调“善于学习”,邓小平强调“重新学习”,江泽民强调“终身学习”,胡锦涛号召大家“加强学习”、“刻苦学习”。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讲”,把“讲学习”摆在第一讲;胡锦涛同志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也是把“要勤奋学习,学以致用”放在首位,既切中肯綮,又引人深思。我还注意到,新到任的习近平书记,在今年第9期《求是》“书记谈学习”栏目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署名文章,要求我们在“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上作表率,扎实推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而现实状况怎么样呢?总体上讲,主流是好的,成绩是明显的。我从会前的参观学习和工商行政管理学会选送的9篇论文看,市工商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团队。据悉,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曾对吴邦国委员长说:上海的干部是好的,上海的干部做一件事像一件事,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水平就是不一样。官正书记对上海的干部与工作有这样好的评价,与我们工商管理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也是有关系的。因为官正书记曾到这儿来视察过!但不可忽视,各地区、单位(部门)、行业及各层次的干部学习状况还是不够均衡的。据讲,有相当一些干部、公务员“知识透支”、“内存不足”,有“本领恐慌”、“能力危机”问题。具体表现在理论功底比较薄弱、科技素养明显偏低、攻坚破难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主观上讲是一个“懒”字作怪,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实践。有的群众笑话他的领导“会唱的歌比看过的书多”(当然健康的歌曲也要唱,学习的书籍更要多)。有的单位出现领导干部成天是“会海”,而基层班组是“会荒”(常年很少组织学习)。据搬家公司反映,“有的领导干部搬家,几卡车物品中没有一本书”。二是客观上讲是一个“松”字作祟,执行制度松、考试考核松、用人标准松,使之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于是,出现“不学、浅学、空学、歪学、假学、死学”等不良现象。为什么在开展“先教”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时,在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上,大家都抢着戴“学习抓得不紧”、“我学习不够”这顶帽子呢?因为这是“光荣的缺点”,“你有我有,大家都不丑”。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
有学者断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此言极是。为了有效提高干部的学习力,应把握当今的“五大趋势”(人本化趋势、自主化趋势、活动化趋势、环境化趋势、信息化趋势),继续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三个化”):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首先,要看一看: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在急剧增长;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涌现;随着实践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面对这样的世情、国情和党情,迫切要求干部要高度重视学习,自觉“充电”、“加油”、“吸氧”、“补钙”,以学习的新成果推动事业的新发展。其次,要想一想:“学习是防止腐败的良方”。有的同志把学习比喻是一种最好的“福利”,是精神上的“保健”,从治病角度讲是“书疗”法。上海社保基金案等案件中出现的腐败高官们的教训证明,学习上的滑坡,往往是思想道德滑坡的开始。不学习,就会导致思想的庸俗化,而思想的庸俗化,的的确确是变质的起点。据悉,江泽民同志前不久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写了一封信,推荐他们读35本名著(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原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很值得我们深思。同时,还要学一学榜样: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已组织了41次集体学习,平均40天一次且每次都报道,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在民众中赢得了好的口碑。总之,要多角度地引导大家认清加强学习,提高学习力,是势所必然、理有当然、情所使然,自觉地克服“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等消极现象。
第二,要进一步优化学习内容。现在有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读什么书?”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已连续6年持续走低。1998年以来,有上网阅读习惯的人数比例年均增长率达78.9%。2006年,我国人均拥有藏书量仅有0.39册(上海最高为4.48册,安徽最少为0.15册)。过去常讲“开卷有益”,在网络阅读时代,“开卷”(开机)并非全有益,因为读者至少必须面对“三种挑战”: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海量的信息对读者接受能力的挑战;信息的良莠对读者判断能力的挑战。所以,拯救传统的学习阅读方式固然重要,但对年轻干部读者进行网络阅读引导则更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要引导干部多读一些“垫底”的书,多吃“细粮”、少吃“粗粮”,少看或不看“地摊书”(尤其是对境外出版的人物传记要有鉴别力)。胡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明年,将是新一轮干部大培训之年,全党将要兴起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良机,把干部的学习培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要进一步硬化学习制度。实践证明,持久的学习动力从哪里来?要靠制度保持动力,靠机制激发动力,靠创新激活动力。为了使学习处于常态化,各单位都相应制定了一些学习制度与长效机制,关键是要从严从实抓落实,不束之高阁摆样子。尤其要加强对述学、评学、考学的督促检查(山东省规定每名干部每年要上交一篇读书心得报告或调研报告)。要建立干部学习档案,提倡实行学分制,市里已讲了好多年了,据说一些单位至今未能很好落实。另外,在用人机制上,要真正体现出“学与不学”、“学好学差”不一样。事实一再证明,用人导向上的鲜明、过硬,是激发学习动力、感受生存压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总之,通过提高学习力的实践,使每一名干部在党性修养上有新加强,在领导水平上有新提高,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有新进步!
(发言者为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共上海市外经贸党校副校长) |
来源:中共上海市经济工作委员会 作者:徐名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