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切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工商部门来讲,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尽心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领导视角看,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我认为,执行能力是当前政府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因素,应当被纳入领导科学的研究范畴。从提高执行力来深层思考,落实科学发展观显得十分迫切。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执行力不足的现实表现
近年来,工商闵行分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形成了共识,付诸了行动,为维护辖区市场经济秩序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执行力不足,有以下五种表现:
1、从判断力来看,执行力离不开特定的工作环境,也离不开工商部门对形势任务、大政方针、法制环境等外部形势的正确判断。如果缺乏政治敏锐性,判断能力不强,对形势估计不足、自身定位不准,就会影响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
2、从理解力来看,如果对科学发展观理解片面、把握不准,就会出现执行的盲目性、替代性,影响履行职责的效果。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实质。
3、从结合力来看,只有找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际结合点、切入点,才能彰显工商行政管理的活力,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作为工商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结合能力强不强,结合点找得准不准,体现出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4、从推进力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信心,不能遇到困难,碰到阻力就半途而废;要提高工作应变能力,善于寻找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要充分挖掘潜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从纠错力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紧密相连。创新可能会有风险,对创新的风险要敢于承担和修正,增强防错意识,提高纠错能力,努力在创新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影响执行力的理论分析
通过对执行力不足的五种表现的分析,我认为,影响执行力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是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商执行力被摆上了议事日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域人口资源、文化结构和科技水平的差异,法制环境的不平衡,对工商部门职能履行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的情况,有的干部敏锐性不够强,难以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产生了畏难和困惑。这方面执行力的欠缺,也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导致执行往往处于协调、平衡与折衷之中。
二是思想观念因素的影响。工商干部的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决定了思想认识水平,而思想认识又影响到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因而需要从上到下增强政治敏锐性、增强理解力、增强执行的智慧和魄力。提高执行力,关键在领导。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到位、积极付诸行动、以身作则是提高执行力三个内在要求。 三是个人能力因素的影响。就工商干部个体而言,必须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工商“共同语言”为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执行力素质的重要内容。而个人素质的差异,形成了各单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在实践中,这样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表现为行政效能的不均衡。因此,提高工商执行力,不仅要提升个人能力,更应增强工商队伍整体的执行能力。 从上述分析来看,如何积极主动地化解影响执行力因素,以提高执行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思考
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能力,应当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顺应形势,找准工作着力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时期,积极顺应外部形势发展,准确把握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具体工作目标的制定、工作方法的调整、找准工作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的执行力增强了,就能进一步促进社会成员对工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积极主动地变执行中的制约因素为促进因素。同时,结合辖区实际,明确总体目标在各阶段的工作指标、任务和要求,通过努力实践,使一个个目标转化为看得见的成果,深化和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强化认识,加强教育引导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需要培养干部的争先意识、责任意识和主角意识。培养争先意识,就是引导干部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培养责任意识,就是引导干部立足本职、勤奋尽责;培养主角意识,就是引导干部善于协调、精于监管。上述意识的培养,除了加强教育之外,还需要通过工作措施来加以引导。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自2006年下半年起,分局从提高执行力入手,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引导,制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共同语言”的11项98条措施,并结合年终总结分析,对取得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以进一步强化干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三)健全机制,优化执行环境
首先是健全协调机制。分局建立对外宣传和与相关部门沟通工作平台,针对辖区市场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跨前一步开展调研,以要情专报的形式,及时向区政府领导汇报,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促进职能履行到位。分局注重加强对内部工作的协调和整合,于今年初成立了基层管理工作指导组、基层执法工作指导组,在分局OA系统开辟了“基层之声”栏目,进一步增强机关与基层之间的工作互动,营造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
其次是健全激励机制。注意发挥典型的引路激励作用,分局党委、局长室积极鼓励创新、鼓励争先、鼓励帮带、鼓励建言献策;发挥人文关怀激励作用,加强对干部的心理疏导,让每位干部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融入到集体中去;发挥奖惩兑现激励作用,探索建立奖惩措施与干部晋升、考核、考察、培训相挂钩制度,让有工作实绩的同志得实惠、受肯定。
第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分局从今年初建立了工作督办制度,目前已对19项工作进行了督办;强化对制度执行、党风廉政、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好的单位(部门)实行问责制;完善考核工作,做到考核有评价标准、有量化指标,在基层严格落实二级考核,以此提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创造力。
(四)领导带头,推进措施落实
作为影响执行力的个体因素,领导决策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我认为,领导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科学民主决策。决策一旦形成,就要指挥有力,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优化整合执行力。对决策的偏差,要勇于承认和改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发自内心的认同。
(五)以人为本,丰富工商文化
提高工商执行力,需要行政文化的支撑。近年来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共同语言”为核心的工商文化,是上海工商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履行工商职能的重要工具和标尺。工商文化,直接影响着工商干部的言行。重视工商文化的建设和研究,通过开展健康主题活动,陶冶干部情操,强健干部体魄,构建内和外顺、团结干事的学习型和谐团队,建立人人有空间、人人被关爱、人人能建言的人文关怀环境,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归属感、自豪感,自觉爱我工商、爱我分局,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