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机关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
2007年7月25日 |
知识经济社会的悄然来临,使工商部门的监管执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执法理念和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统一的规则体系和更高的开放程度的发展变化。
工商系统的政策研究者和实践者试图将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到政府的管理和改革中来,打造一个能适应新时期工商监管执法需要的“学习型机关”。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也是工商部门适应生存、转变观念、创新监管的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打造学习型机关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公务员的学习能力,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商部门需要建立起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进而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监管执法体制。然而,从笔者所处的基层工商分局的情况来看,虽然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近几年有了明显提高,但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相对缺乏,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公务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途径、方法单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提升。
打造学习型机关的任务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同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必须依赖部门环境、个人努力、领导责任的“三维体系”作支撑。依据“学习型组织”的观点,学习型领导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必须具备“五大要素”,即: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等①。为此,学习型机关的领导者必须突破原有学习模式和管理理念,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功能。
一、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从领导科学理论的意义上讲,所谓领导者,顾名思义,即领而导之,是职务、权利、责任及利益的统一体。就传统观念而言,人们倾向于认为领导者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他们制定决策、激励成员、处理突发事件,是群体的引路人。学习型机关的领导者除了具备以上条件之外,还必须学习新知识、熟悉新业务,掌握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建立一种能让个体成员扩张其能力的有效机制,激励他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以谋求个人和部门发展的双赢②。这些要求构成了领导力的新挑战。这些新领导力的形成,必须先从角色转换切入。笔者认为,学习型机关的领导者应该成为卓越的设计者、优秀的指导者、以及体贴入微的服务者。
首先,领导者应该是一名设计者。其重要工作应表现为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学习机制。基层工商分局要以“三四四三”共同语言为引领,以“一流的队伍素质、一流的执法水平、一流的服务效能”作为长远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以创新监管为突破口,注重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领导者应该要求科室人员做到“六能”(能调查研究、能出谋划策、能撰写公文、能组织协调、能指导落实、能独挡一面);工商所、队人员则要做到“六会”(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会电脑)。领导者要注重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公务员的履岗能力,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登记、执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领导者要注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学历层次,鼓励公务员个人自学或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其次,领导者还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指导者。如果说传统意义的领导者主要依靠权利,那么现代领导科学的观点则是依靠影响力③。学习型的领导者应该充分发挥非职务影响,用和谐的理念帮助部属分析队伍状况,找出现状与愿景之间的差距,满怀热情地指导部属,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领导者还要重视对学习型、知识型公务员的培养选拔,把那些学习优秀、业绩突出的公务员选出来、用起来,借此激活部属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部属的智慧和才华竞相迸发和充分涌流,使基层工商分局形成“人人有空间,人人有危机”的生动局面。
另外,学习型机关的领导者还必须当好一名服务者。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领导关系,决定了领导者的服务性本质。所谓的“服务者”,实质上指的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这种态度对学习型机关的打造和运行至关重要。学习型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关心部属,因为他们是核心竞争和事业发展的具体承载者。服务者的角色反映在操作层面,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所领导的人服务;另一方面是为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使命服务。
二、领导者的功能发挥
认清了学习型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后,接下来便是如何实现转换角色后的功能发挥。按照彼特•圣吉的观点,这也是学习型领导者必须进行的自我超越训练。笔者认为,对于有心使基层分局转型成为学习型机关的领导者,至少必须彰显引导、激励、示范三大功能。
(一)引导功能。是否善于对部属的行为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是评判领导者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领导者除了加大投入,尽一切可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还要积极引导部属把学到的知识实现共享和利用,并通过显性和隐性之间的转化,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如,工商分局可运用办公自动化及相关信息技术建立学习交流平台,开辟“监管评说”、“理论探索”、“注册窗口”、“执法前沿”、“思政园地”、“廉政新风”等栏目,监督并保证知识库的内容质量和正常运行,缩短知识传递的时空,加速知识的继承,催化共享机制的产生。
(二)激励功能。领导者必须重视学习的价值,对学习的内涵要有更深的认识。所谓“学习”,不只是提供信息,产生构想,学到一些新的语言、观念或方法而已,重要的是激励部属通过学习导致行为的改变。如在鼓励基层工商所开展对楼宇经济监管方式的创新实验上,在激发监管人员创造力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克服情绪张力。具体的做法是能够以制度或口头承诺的形式,鼓励监管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创新,并把创新监管中的瑕疵或疏失当作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部分来接受。此外,领导者还必须建立并完善知识共享机制运行后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建立学习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并纳入对公务员岗位目标考核。可由办公室、组宣科、人事科和工商学会组织开展学习成果交流、理论文章研讨、成果转化发布、学习绩效评定等系列运作,并落实物质奖励和表彰晋升,促进学习的增值和知识的创新,强化工商部门的监管创新能力。
(三)示范功能。由于领导者在挖掘公务员潜能,提高公务员学习能力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④,所以领导者本身要率先做一个喜好学习、勤于学习的人。首先,要树立努力学习的观念,要有良好的学风,在博学勤思中增强积累,着力夯实创新的理论根基;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知识和经验,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再次,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坚持学与思的互动,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工作需要相结合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强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比较和分析。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形成新的创见,收到源于书本而超出书本的效果。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学习型机关构建的成败,关键在于领导。为此,学习型领导必须以自我超越的训练方式,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监管执法是工商部门的立足点和生命线,特别是在基层分局,行政事务千头万绪,监管任务纷繁复杂,如果不是按辩证法的观点统筹兼顾,往往就会形成相互分离的“两张皮”。领导者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抓落实的主线,提倡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提高内在素质,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性工作,使工作和学习得到双向强化。
(二)创新与务实的关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立足于实事求是这一基石之上。领导者要在讲究方法中推动实践,致力谋求创新的实效。要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公务员队伍的现状,找准脉络,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实现学习的创新和工作的创新。
(三)自我评判与社会检验的关系。这是一对内外兼修、以内养外的关系。对学习成果的转化、评价、考核等,除了要在工商内部彰显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这是检验学习型机关创建成果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也是打造学习型机关的最终落脚点和根本归宿。只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工商部门效能的提升和服务的优化,“学习型机关”之路才会愈走愈宽,永葆生机和活力。 |
来源:中共上海市经济工作委员会 作者:王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