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升级,正进入加速前行的轨道。
本市昨天召开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9个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上海未来发展绘制了一幅全新的发展蓝图。
每个领域制定详尽发展细则,各项扶持政策纷纷出台,1.1万亿元总产值的目标令人振奋……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上海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水平,将产生多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上海制造”再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制造业经历调整、发展和提升,逐渐形成当今的汽车、船舶、钢铁、石化、电子信息、成套装备等支柱产业。不论是规模还是技术,“上海制造”有着较好的基础,对全市经济平稳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当前“上海制造”的发展瓶颈暴露无遗:
今年一季度,上海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1%,这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却也反映了“上海制造”自身的困境。同样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的服务业逆风飞扬,一季度增加值增长13.1%,与制造业形成鲜明反差。
搭脉问诊,“上海制造”问题出在哪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王坚分析,一方面,上海的制造业因资源能源等刚性约束日益趋紧,通过加大投入、扩大产能等发展方式的路径越走越窄;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大的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创新动力不足,导致上海制造业在金融危机面前抵御能力相对薄弱。
“上海制造”要升级换代,首先要发展先进制造业,走内涵发展、高端发展的道路。”王坚表示,最能集中体现制造业高端水平的,就是以高新技术引领的先进制造业。
瞄准大飞机、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上海制造”这一次升级,更是谋划上海经济未来的长远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突破口,首先是要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先进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更能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道路。通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还能带动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生产租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三二一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正契合了目前国家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
把握转型“最佳时机”
目前,一些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发展一批以先进技术为驱动的新兴产业,作为走出金融危机的新引擎。
全球金融危机,也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机遇。王坚认为,上海可以利用金融危机中成本较低的机遇,大量引进人才,开展并购,完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集中突破发展新兴产业。
国家陆续颁布的10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推动力。在此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9个重点领域中,上海已拥有一批具备一定技术研发能力、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优秀企业,形成了部分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具备加快推进的基础和条件。
时机在握,差距亦不能忽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上,上海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比如重大装备领域,“机”强“电”弱的问题突出,作为装备“大脑”的控制系统基本被国外垄断。在市场化程度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虽有一定产能,但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上缺乏优势,也缺少龙头企业的支撑,比如上海太阳能光伏产业起步早,但在规模和技术优势上不如江苏、江西等省市,总产量比不上晶澳一家公司。在产学研协同机制上,虽然一些领域的科研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产业化进展较慢,比如全市有100多家新材料专业研发机构,有了很好的技术积累,但最后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并不多。
一百亿撬动一万亿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总产值将达到1.1万亿元,比2008年增加4500亿元。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增量。万亿产值的撬动,离不开政策的大力度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来自全社会各方的资本投入。
目前,上海市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拿出100亿元地方财力,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100亿元是一个信号,重在发挥引导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积极对接先进制造业,放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持效应。
与此同时,市政府正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高新技术产业化优质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日前,工行、交行等8家金融机构刚刚签约《产业与金融发展合作备忘录》,将在三年内投入1000亿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人民银行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银行业必须作为产业升级的引导者,做到有保有压,对自主创新、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立足未来的领域加大支持力度。
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本市还充分考虑现有优惠政策的叠加和聚焦。对纳入本市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以及新引进项目的重点项目,市、区政府将给予资金配套、贷款贴息等支持;落实技术开发费用150%加计扣除,首台业绩给予研发、风险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支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上海将设计出台更具针对性、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如针对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将与国家将出台的新18号文衔接,给企业更大的税收减免力度,针对软件企业上市融资,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