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汽车,从先进重大装备到海洋工程装备,从民航制造业到生物医药、新材料,从电子信息制造业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清晰聚焦到了9个重点领域。
好苗也须早浇水。昨天在友谊会堂举行的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上,来自9大领域的各企业负责人守土有责,在心中形成了一方高新产业的田地,全力为上海长远发展育苗播种。
选好苗子
面向未来“选苗子”,上海确定新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力求体现高端效应、规模效应、带动效应。
ARJ—21支线客机及大飞机项目,既是高新技术各领域的大集成,也是未来上海工业的制高点之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坚忠表示,今年ARJ—21将深化试飞工作,争取2年内完成试飞,将首架飞机交付用户。公司在上海的总装、制造、研发中心建设都在加快推进,其中位于张江的研发中心有望在今年7月前后开工。
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Wind资讯系列产品,已在国内基金和证券公司拥有8成以上覆盖率,他们正在打造国际化的金融信息和交易服务平台。
精心浇灌
好苗子更应加倍耕耘。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主力,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上汽必须做到“出手快、出手好”。按计划,明年上汽就要实现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节油20%左右的目标,2012年更新的荣威550混合动力轿车节油可达50%以上。“我们已立下军令状,破釜沉舟、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到时完不成任务,我和总裁都辞职。”
资金投入也十分重要。对于一些关键性且有风险的新产业项目,政府部门会先期投入引导资金,以带动更多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徐建国表示,为确保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5月份上海电气已决定向境内外定向增发,计划筹集50亿元,重点投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坚透露,对一些新能源和重大装备的首台用户、首批用户,政府将出台措施进行补贴,鼓励采用高新技术产品,引导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化。
重点突破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更是有着长远的战略考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上突破势在必行。按照国家战略部署,第三代移动通信3G发牌运营,上海相关行业的企业也在3G产业链上积极布局,上海贝尔董事长袁欣表示,公司已在国内三大3G技术上同时完成了技术储备、产业化和市场推广,为3G市场的规模化启动做好了准备。
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也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在沪发展。大唐电信集团在漕河泾开发区成立的联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3G技术——TD—SCDMA终端芯片研发。公司总裁孙玉望透露,目前已和中兴、华为、宇龙、LG、海信、TCL、联想等几十家国内外3G终端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客户资源占有率达70%,将凭借上游芯片产品,向下游终端产品大量供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