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第七党支部开展党员组织生活,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为讨论巴金《随想录》的读书体会。
机关第七党支部所在的部门是局举报受理中心,共有五名中共党员。平时大家都埋头忙碌于繁杂的举报受理工作,很少有闲暇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书籍。这次局机关党委为每位党员提供了三本书籍,分别是《随想录》、《解密香港廉政公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充分体现了机关党委对我局党员精神生活的高度关注。机关第七党支部的五位党员在认真阅读上述书籍后,一致决定以品评讨论《随想录》为主题开展本次党员组织生活。
很多同志曾经阅读过巴老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此次阅读他的《随想录》则倍感亲切,不仅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们早年的一份回忆,更因为我们都被巴老朴实无华的文字所深深打动。虽然已经没有了《家》、《春》、《秋》里充满激情与青春的激越文字,然而《随想录》平静沉实的笔调,却正适合了一个历史老人忏悔与批判的深度和智慧。“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成了《随想录》不断出现的自白。
在组织生活上,第七党支部重点交流了其中的两篇小散文:《谈<望乡>》、《怀念萧珊》。前一篇表现了在当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误解和不屑的大环境下,博爱的巴老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文章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而后一篇《怀念萧珊》则更是字字动情,句句感人,在座的每一位党员同志都被深深打动。尤其是文章末尾,巴老铿锵有力地说道:“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如此豪情万丈的语言出自一位古稀老人之口,足以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身为中共党员的我们也应带着这种精神投身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去,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宣言奉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本次党员组织生活与以往相比,少了一分刻板与教条、多了一丝温情与感动,通过阅读巴金老人流露着真情实感的文字,让机关第七党支部的全体党员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