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个长效机制 > 稿件
满足群众实际需求 搭建青年成才平台
2007年7月10日 16:41
来源:东海水产科研所科研三支部   

    对研究所而言,科研是立所之本,人才是兴所之基,创新是发展之源,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和不同寻常的意义。
    东海所科研三支部在促进青年人才成才建设的过程中,为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理顺思路  明确目标
    东海所科研三支部所属实验室有26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2人,联合培养研究生22人,15人为中共党员。在全部科研队伍中,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员38人,约占全部实验室人员的80%。
    高学历年轻人走进科研队伍,为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年轻人的加入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如专业跨度大,实践经验缺乏,申请课题困难,独立开展课题能力欠缺等问题,都成为科研发展中的困扰。
    如何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带领广大党员青年适应科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思考,东海所科研三支部确立了以“帮助青年成才,搭建青年成才平台”为载体,以实施青年学习行动、青年先锋行动、青年创新行动为主线,打造学习型、创新型青年科研队伍的工作目标。这三大青年行动,是科研三支部在贯彻落实东海所党委“党员科研人员努力争当学科带头人”工作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提出的行动方案。
    搭建平台  提供途径
    海洋水产科研的特点是学科专业多,但研究面又比较窄,需要把生物、海洋、化学、物理等知识与水产相结合,对这个结合点的把握成为年轻科研人员独立开展科研的关键点。
    深谙这一特点,科研三支部积极响应所党委的号召,首先,一方面安排新进人员全面系统接受水产专业的知识学习,同时鼓励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一方面创造条件在实验室和支部内开展学术交流,经常请国内外专家来所讲学,构建学术互动平台,努力培养和提高青年科研人员与科研发展相适应的素质,提高科研竞争实力。
    其次,努力发挥党员科研人员的领头作用,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机制构建和谐团队,以签约互助的方式,激发青年思想活跃、肯于钻研的特点,发挥老同志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你追我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竞争环境。
    再次,以提高学术水平、多出科研成果为主要目标,鼓励青年人才申请院所基金项目和开放课题,从小课题入手,通过实践锻炼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独立申请项目、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探索适合青年科研人才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推动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找准了工作重心,就把握到了青年的思想脉搏。科研三支部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努力,不仅拓宽了青年科研人员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拓宽知识领域的途径,也使青年认识到科研创新、自我发展和成才之间的联系,主动把发展自我融入到科研工作中,调动了青年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科研三支部的引导下,实验室内部已经形成了积极向上、追求创新的良性循环,年轻科研人员崭露头角,5名成功申请上海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省、部级项目,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并带领其它年轻科研人员奋勇前行。现有8名年轻科研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博士学位,1名博士在日本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1名博士生正在复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联合研究。学位的提升,不仅拓宽了知识领域,也使青年科研人员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贴近青年  培养成才
    牢牢把握年轻人的心声,工作方法贴近年轻人的需要,成为科研三支部顺利开展的法宝。针对科研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科研三支部从关心青年、服务青年、稳定青年、帮助青年出发,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化阻力为动力。同时,根据年轻人多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沟通平台,青年论坛、电子邮件、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效架起了青年与领导、青年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桥梁,为青年施展才华、寻找诉求渠道搭建舞台。
    加强科研不忘理论育人。有德又有才、德才兼备才是新时期人才的标准。科研三支部在鼓励科研青年人员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始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党员青年的精神支柱,用理论提升素养,培养高尚的品行;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中,科研三支部通过利用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例,在支部中率先提出了“向周围的优秀党员看齐”的倡议,不仅加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对群众也起到了宣传教育示范作用,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
近两年来,通过搭建青年成才平台,科研三支部所在实验室取得了骄人成绩。仅05、06两年,发表学术论文79篇,申请专利14项,项目获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技进步奖项6项,多名科研人员到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短训,多篇论文获奖,2人获市、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人当选区人大代表。
科研三支部的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的做法,不仅为全所的科研成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得到提高,而且通过青年成才工程,发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先进骨干,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将为国家的科研创新贡献青春、活力和热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