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个长效机制 > 稿件
延伸结对内涵 生产学术双赢
2007年7月6日 00:00
来源:华东电力设计院规划处党支部   
    华东电力设计院规划处党支部共有党员10人,平均年龄33岁,该支部曾荣获2005年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优秀党支部称号。在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中,他们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双结对”活动的内容。
一、结对活动目的和背景
    由于规划处主要从事的是电力系统前期规划设计工作,需要经常了解并应用电力系统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规划处支部党员平均年龄较轻,均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充满热情、朝气蓬勃,与高校学生也有很多共同语言。因此,结合规划处的工作性质和党员队伍特点,支部通过集体讨论决定:选择具备高素质科研人才的高校支部进行“双结对”活动,架起院校和企业的桥梁,通过相互学习交流,达到“党建促生产,党建促学术”的目的。
    在院党委的鼓励和支持下,规划处党支部积极主动与有关高校党组织等多方联系沟通。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向规划处党支部推荐了学院04级博士班党支部。该支部共有党员12人,平均年龄30岁,支部成员不仅在学术上刻苦钻研,而且积极参与有关集体和社会活动,是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奋进的支部。
    经双方支部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准备,2006年10月,华东院规划处党支部与上海交大电子电气工程学院04级博士班党支部正式进行了结对共建签约。
二、主题活动内容
    在实施“双结对”主题活动之前,规划处党支部与交大博士班党支部即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并共同拟订了结对计划和一些活动设想。2007年1月,双方支部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开展了“双结对”第一次主题活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研讨。双方支部领导和大部分党员都参加了主题活动,学院党总支领导也一同参加了座谈。大家均表达了对支部共建活动的积极态度和美好意愿,对教育和电力事业做了回顾和展望,并结合当前青年人关心的学习、工作、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谈最后,学院党总支和规划处党支部还达成了初步意向,计划安排明年后一届的博士班党支部继续与规划处党支部“双结对”,以使该活动能连续有效地进行下去。初次活动即显示了双方的真诚和良好的效果。
    继双方支部第一次主题活动之后,2007年4月,交大电子电气学院04级博士班党支部成员、05级博士班党支书及班长来到华东院,与规划处支部全体党员进行交流座谈。作为“双结对”主题系列活动内容的一部分,按照上次活动确定的主题,几位党员学生分别系统地介绍了他们近期完成的有关电力系统规划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技术路线以及主要成果,使规划处的党员同志对目前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先进算法、最新研究发展方向有了了解,得到了一次有价值的业务培训。而规划处支部党员则向博士生们介绍了华东院的工作性质、机构组成和工作流程,规划专业的工作特点和要求,部分电力工程的系统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此外,针对博士研究生的求职困惑,规划处支部还给予了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使同学们对科研工作如何理论结合实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开拓了视野并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双方党员不时相互提问解答,畅所欲言,交流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友好,直至结束时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三、主要效果和体会
    华东院规划处党支部与交大博士生党支部的结对是党建工作中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受到了双方党员的一致欢迎。通过两次主题活动,两个党支部间的“双结对”活动向既定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脚步,双方支部党员都感觉收获颇丰,并有以下几点体会:
1、“双结对”活动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在开展共建活动中通过加强党员素质教育,可使结对双方支部的坚强战斗力、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在具体日常活动中显现出来,从而促进生产和科研工作。
2、“优势互补、互帮互利、共同进步、共建支部”是两支部开展“双结对”活动的原则。通过定期交流讨论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可使双方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双赢”。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这个共同的语言是两支部结对活动的优势所在。在开展党建活动的同时,规划处可将一些实际电力工程设计经验介绍给博士班同学,而博士生们也可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观点供规划处职工在规划设计中借鉴,双方共同提高科研设计创新水平。
4、“主题明确、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是两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的工作思路。双方支部可适时组织开展联谊或户外参观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教育效果,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同时,还需注重总结分析,不断探索创新,持之以恒,使“双结对”活动结出累累硕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