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对帮扶活动 > 稿件
上海石化特色帮困:“交叉结对”
2008年1月30日 15:06
来源: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吕向荣 钮勤翰  
  上海石化通过机制创新,有效地解决了260多名公司级特困职工的帮困工作,“交叉结对”成为该公司今年春节帮困工作的一大特色。

  上海石化在优化管理体制过程中,对内退养、长病假职工实施专业化集中管理,包括261名公司级特困职工在内的内退养、长病假职工等管理关系统一移交至上海石化交流安置中心管理。

   “70%的公司级特困职工集中在我们这里,再加上70多位本单位管理的困难职工,中心承担着大量的帮困慰问工作。”上海石化交流安置中心党总支书记李晓霞说,“元旦过后我们就开始了春节走访,除了空出周一、周五处理工作事务外,一周的其他几天都要安排慰问,最多的一天要走访13户困难家庭”。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石化提出了新的思路——帮困工作也要有通盘考虑,都是上海石化的职工,困难职工理应得到全公司共同的关注,不仅要让困难职工得到应有的帮助,更要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在帮困工作中受到教育。

  所谓“交叉结对”,就是部分公司级特困职工,虽然人事关系已在交流安置中心,但分别由公司机关和二级单位领导干部确定对口帮困关系。因为关系划转已经打乱了原有隶属关系,所以领导班子对应的困难职工,甚至可能并不来自本部门、本单位。
261人中的43人,成了帮困结对的第一批对象,而其中13名特困职工的帮困关系落在了公司机关。这13人无一人是机关工作人员,因此对参与结对的部室负责人而言,他们是完全的“陌生人”,但机关党委书记徐斯军说,因为得到的帮助并不来自本部门,就更能体现出公司上下对困难职工的关心,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公司本来就有领导干部对口联系困难职工的制度,作为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结对工作还要进一步加以推进,进而合公司之力做好帮困工作。”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帮困人员范围,提高慰问金数额,不断加大公司帮困力度。”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