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松江分局东城工商所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结合本所实际和辖区特点,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中心工作,着重抓好四方面工作,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一、抓教育,促学习型团队建设。
一是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党支部除了组织干部进行“三会一课”的学习,还坚持运用“五必谈、六必访”的工作方法,关心干部八小时之内的工作情况和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情况,了解老同志的情绪变化和年轻同志的思想动态。通过党性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学习教育,大大提高了干部的政治觉悟,也为党员干部的储备、输送打下了基础。二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东城所坚持每月组织一期有关办案辅导、法律法规学习、新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干部业务培训,为干部及时掌握法律法规、提高业务操作能力、沟通交流工作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三是鼓励干部业余学习。至2007年东城所有共有4名干部参加了硕士学位的学习,其中3名干部就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1名干部就读同济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
二、抓廉政,促团队和谐。
一是营造廉政文化的氛围。东城工商所大厅内的电子屏幕每日滚动播放廉政警句格言,在各个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悬挂工商系统的共同语言,干部每人签署《政风行风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二是组织共建活动。支部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文明创建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打开了新局面。2005年起,支部陆续与辖区内居委会、部队、企业签约共建,并坚持与5个共建单位保持联系沟通,形成服务网络,相继开展了双千结对、扶贫帮困、政企联谊、募捐衣被等公益活动。三是丰富活动载体。通过开展 “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工商文化建设”为主题的运动会、歌唱比赛及各类联谊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团队成员间的合作,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促进了东城所和谐团队的构建。
三、抓宣传,促工商形象提升。
一是制作工商所《宣传册》。对外宣传和展示工商所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工作。二是编辑《红盾信息》刊物。每个月将队伍建设情况、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及联合整治情况等内容编辑制作了《红盾信息》月刊,并将此信息报送给地方政府领导、共建单位、行风监督员等有关人员,至今共有38期。通过这一载体,既向领导汇报了工作,赢得了地方政府理解和支持,又及时吸收和采纳了合理化建议。此举得到了地方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为政风行风测评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四、抓日常积累,促资料收集全面。
2007年东城工商所为全面落实等级工商所评价体系业务、队伍、内务各项工作要求,不断对照检查、完善修缮软硬件基础,认真做好日常资料积累。一是做好信息报道的收集整理。指定专人为通讯员,负责将所内干部撰写的简讯等文章向信息系统投稿,集中反映所里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定期收集已发表的理论探索、政务信息、宣传报道文章,并汇编《红盾信息》月刊。二是做好图片资料积累。工商所每日外出检查、组织共建联谊活动、开展扶贫帮困等活动时拍摄的数码照片,由专人统一集中上传至电脑指定目录,并完成分类存档。为日后查找、制作多媒体材料提供便捷的素材支持。三是做好各类工作资料的数据备份。面对日益庞大的信息及图片数据,利用计算机刻录手段将监管执法数据信息、管理资料刻录成DVD或CD,防止因病毒等异常情况导致电脑数据丢失。此举,在松江分局开创了工商所全面运用电子化进行档案资料管理的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