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物价,普通百姓的心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九条具体举措,关注民生之情殷殷。
稳定物价,须正确发挥“换届效应”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稳定物价的措施非常好,如果各级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将这些要求切实落到实处,物价稳定完全可以预期。”
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委员,对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物价问题如此重视,非常感动。在分组讨论中,他发言建议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稳定物价。
“我国仍然处于投资推动为主的增长阶段,因此保持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关键在于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宋林飞委员分析,去年,我国投资与上年同比增幅已经达到25%以上。因此他认为今后应注重提高投资效果,而不是提升投资增幅。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换届以后往往出现投资反弹。今年年初,地方政府换届结束,‘新官上任三把火’,投资冲动推高投资增长的现象难以避免。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善于把科学发展观在本地具体化,正确发挥‘换届效应’。”
让资本和房地产市场吸纳过多购买力
“比较严重的流动性过剩是刺激投资与消费扩张,以及拉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宋林飞委员提出,当前,宏观调控重点不是“堵”,而是“疏”,应重视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稳定物价,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在增加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吸纳过多购买力的作用,回笼货币,促进物价稳定。”
可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当前可启动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粮、油、肉、奶、液化气等重要商品实行提价申报或调价备案。对于其中涨幅过大的商品,实行最高限价措施。对于国有垄断经营的水电气等,提价方案能推迟出台的尽量推迟,涨幅可以小的就尽量小。”
宋林飞委员认为,还可启动政府与社会补贴机制。财政政策应从保证经济增长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变,把实现二次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低收入居民和家庭的基本福利作为财政开支的首要追求。实行临时补助政策,对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发放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物价补贴。国有企业带头实行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福利价格”,减轻中低收入家庭的涨价压力。同时,使用政府贴息贷款、种子资金引导等方法,加快建立中央与大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促进市场繁荣与价格调控的双重作用;加强重要食品的储备,发挥价格调节基金在突发事件中平抑物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