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百姓安居“路线图”,令代表委员们备感振奋。“破解困难群众‘住房难’,政府是第一责任人。”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政府要加大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分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让更多人“住得上”、“住得起”,早日圆安居梦。
住有所居,政府责任不能落空
去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相关意见。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服务职能。代表委员们评价说,“让更多人住有所居,完全靠市场,肯定不现实。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将责任落实到位?郑惠强委员建议,应该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年度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制。年初制定责任状,明确责任部门;年中检查进展情况,加强监督指导;年末实行目标考核,确保既定目标实现。赖明委员建议,将“住房保障”责任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评价指标,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片面追求GDP政绩、把房地产单纯作为拉动经济手段的观念。同时建立奖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从而督促各级政府认真履行这一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职能。
除明确责任外,还应明确建设量。许荣茂委员举例谈到,法国规定各大城市必须建设占总住房面积15%至20%的廉租房。由于廉租房的存在,低收入居民在更换住房时就会首先申请廉租房。房屋买卖市场中买方人数因此变少,房价自然也就保持了平稳。“国内也应确定合理的廉租房建设比例,这样既能满足低收入居民的需要、缓解他们的住房难题,又能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栗智代表也表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纳入政府长期规划。不能到了房价飙升、群众买不起时,才想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进程】今年,将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主要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应、集约利用和管理,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
加大投入,要多渠道引进资金
去年,全国各地财政都大幅增加了对廉租房的投入,安排廉租住房资金77亿元,超过历年累计安排资金的总和。“今年,仅中央就将投入68亿元资金,加上地方的投入,廉租房建设的力度一定更大。”代表委员们对此感到欣喜。
按照有关规定,廉租房建设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钟杰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应根据年度建设目标,明确规定每年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廉租房租金补贴的财政预算,从制度上保障每年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一些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代表委员则建议,一些中西部地区财力薄弱,对此中央财政应该予以补贴,使资金得到优化配置。
欧成中委员还建议,“要把政府的土地收益金作为廉租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央政府不仅要明确地方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最低比例,还要督促落实。
尽管建设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在大力投入的同时也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种性质的民间资金参与保障性建设。许荣茂委员说,根据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经验,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渐引入民间资金参与是一种普遍趋势,这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长期性。
刘志峰委员建议,中央财政提供资本金,利用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构,为保障性住房提供建设资金。一些代表建议,还可通过从福利奖券筹款中提取一定比例,接受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的维修、管理费用等支出。
【进程】旨在促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建设和租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的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日前获国务院批准。获得批准的8项税收政策包括:对廉租住房经营单位按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
保障受益面,还可再广些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各大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廉租住房制度。目前,廉租住房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城镇低保家庭,截至去年底已有95万户家庭落实廉租房,不到全国城镇低保家庭的四分之一。
“除低保家庭外,目前全国仍有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近1000万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5.5%。”郑惠强、钟杰委员等直言,大多数不享受低保的低收入家庭不能享受廉租住房保障,也无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住房条件依然十分困难。“因此,总体而言,廉租房的受益面仍需进一步扩大,应覆盖更多低保家庭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董永安代表建议,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造好后,政府还应进一步管好、用好这些保障性住房。要政府对物业管理进行适当贴补等。张人代表建议,为了使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困难群众,相关金融机构应为政府部门核查申请家庭资产提供便利;同时要对享受廉租房的家庭定期审核,对收入或住房条件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调整保障方式,实行动态管理。
“住房保障体系也应体现‘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理念,通过提供梯度保障政策,实现‘居者有其屋’。”蔡奇代表、刘志峰委员说,经济适用房要租售并举,把经济适用房租赁房的供应对象从城镇低收入家庭扩展到部分没有住房基础、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引进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等,让原本住房困难的“夹心层”不再“闹心”。
【进程】今年,将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同时,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要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