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族、各阶层、各地方的2987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事,并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今年的“两会”是在国家处于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起点召开的盛会,其意义特别而深远。这是十七大召开后的第一次两会,是奥运会举办前的两会,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的两会,这些重要因素使得今年的两会变得尤为特别,人们对其的期待也超出了既往。
参加此次会议的上海团64名代表肩负着1700万人民的重托,纵论国事、共商国策、反应民意、行使权利。大会开得隆重、高效、成功,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会议环境开放透明,气氛热烈。会议现场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进行了80多场次的专题采访,上海团的代表也接受了300多人次的国内外记者采访。第二,大会务实高效、井然有序。会议共有16项议程,分5个阶段举行,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充实。第三,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尽心尽责。各位与会代表积极发言、谏言献策,会议期间上海团提供了29份议案、提出了67件各类意见和建议,是议案和建议较多的团组之一。
环境保护是每年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又是一名环保工作者,我自然更多地关心环保工作。这次会议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政府工作报告“重论”环境保护,报告中共有30多处提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总结成绩、实事求是。经过各方努力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出现了双降,作为环保人深知此成绩来之不易。提出问题、一针见血。报告指出环境保护的头号问题仍然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部署工作,扎扎实实。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是第四项工作任务,要求明确,10项任务针对性极强。特别要指出的,从报告的论述上可以看出,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与宏观调控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真正体现。二是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部。这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一字之差,体现了历史性的转变。首先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环保工作者的激情;其次是为环保真正参与宏观决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当然,作为环保工作者认识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两会已经圆满结束,新起点和新攀登已经开始。今后的五年是上海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抓住“一个机遇”,聚焦“三个重点”,全面推进全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个机遇”,即2010年世博会,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三个重点”,即污染减排、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今后五年上海的环境保护工作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境优先和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理念,把环境保护作为体现上海水平、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内容,把环境管理作为率先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充分发动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环境问题,努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探索出一条特大型城市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上海又好又快发展,以良好的环境质量为成功举办世博会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