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代表着激情,而奥运会更让激情达到极点。这个盛夏八月,全世界人民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足球赛将在上海拉开帷幕。根据赛程安排,8月7日至22日,奥足赛上海赛区共承担12场奥运会足球比赛,上海是唯一承担男足半决赛和3、4名决赛的京外城市。想像八月,期盼奥运,我们仿佛已经身临其境这样的激情:绿茵场上的奋力拼杀、叱咤风云,看台上擂鼓呐喊、摇旗助威,进球后的掌声四起,拥抱、欢笑、击鼓……没有人忍心这样的激情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所熄灭,或者因为超乎寻常的炎热所削弱,为了做好奥足赛上海赛区的气象保障,上海气象人正整装待发,期望用他们的智慧护卫激情燃烧。
气候条件喜忧参半
6月22日,上海市气象局向上海奥组委正式报送了“2008年奥运会上海赛区足球赛”期间上海地区气候条件分析报告,从中可见气候条件可谓喜忧参半。
对于组委会最关心的降水,历史资料统计显示,上海赛区各场比赛的时间段降水概率均相对较低,最高仅为20%。这样的气候条件无论是组委会还是球迷都稍稍有些放心,毕竟谁都不想看到一场泥泞的球赛。
而高温可说是第二个担心, 8月正是上海盛夏季节,幸好此次12场球赛全部安排在晚上18:00到24:00之间,根据近30年8月7--22日20点的平均气温为27.8℃,最高气温也只有33.3℃,因此虽说平均相对湿度81.7%有点高难免让人感觉闷热,但毕竟可以躲过烈日的炙烤。需要注意的是白天出现高温对运动员训练、休息乃至球场草坪养护等会带来不利影响,要提前做好准备。
最让人担忧的是台风,这段时间是上海受台风影响的主要时段。1949 -2005年的57年间,总共有67个台风影响上海,平均每年有1.18个台风在这段时间内影响上海,而上海平均每年受2-3个台风影响,可见影响上海的台风有近60%是发生在这个时段内的。此外,这段时间还是上海地区雷暴多发季,雷暴对比赛的安全影响也不容小觑。
奥运团队箭在弦上
走进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值班室,一块奥运倒计时牌格外醒目,它时时提醒着每一个上海气象人肩负着奥运使命。为了确保奥运足球赛气象服务的圆满成功,上海市气象局专门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汤绪同志任组长的奥运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组建了70多人的奥运气象服务团队。根据精心拟定的《奥运气象服务实施方案》,这70多名骨干将分赴首席预报、服务、数值预报、现场服务等11个奥运专岗,按照专门的奥运流程开展专题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目前上海市气象局已先后三次召开奥运气象服务动员会,并严格组织岗位培训和演练,确保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落到实处。
技术装备整装待发
奥运气象装备“队伍”同样整装待发。新来乍到的X波段双偏振移动多普勒雷达颇引人注目,这个赶在奥运前从美国引进的“大家伙”已基本调试完成,它将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台4T的IBM高性能计算机 也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中,它有望把奥运数值模式的运算时间从现有1个半小时大大缩短到20分钟。风云3号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全面到位,加盟奥运气象探测保障“团队”。此外全市自动站网、风廓线仪等纷纷接受“体检”,以确保临阵万无一失。
气象科技支撑奥运气象预报服务。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局数值预报工作组与时间赛跑展开科技攻关,针对奥运气象服务,开发快速更新资料同化系统,将地面观测、船舶、浮标、机场地面报、飞机报、探空、下投式探空等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一并同化进了数值预报初始场,大大完善了奥运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奥运期间数值预报分辨率将从目前9公里加密到3公里。与此同时新开发的短时临近预警系统、雷电预警业务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一举弥补了现有气象预报系统中缺乏有效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不足,将大大提高短时强对流天气等重要高影响天气的预报能力。
精细服务值得期待
2007年上海特奥会,上海气象部门凭借“精细、贴身、互动”的气象服务赢得掌声一片。今天这六个字已升华为上海气象全新的气象服务理念,将在奥运足球赛气象服务中得到全面诠释。从每天滚动的未来一周预报,到12小时滚动一次的3天预报,再到3小时滚动一次的比赛场馆当日及未来两日场馆逐3小时预报,以及临近时的逐小时多要素预报,可谓短中长结合面面俱到。能见度预报精细到公里、降水量预报精细到毫米,奥运气象预报将最大程度实现时空精细化覆盖,不给气象灾害有可乘之机。同时,逐小时发布体感温度、臭氧、霾、紫外线等各类生活指数预报将给运动员、观众全面呵护。
专门制作的中英文的《上海奥运气象服务手册》,内容包含奥足赛气象灾害防御指引,将被送到组委会、各参赛球队、观众手中。上海奥运气象服务网页和中英文的奥足赛公众气象服务电话将于近期开通运行。上海电视天气预报也将专设“奥运天气预报”板块。
此外,上海气象将对奥足赛的任何气象服务需求作出积极响应,如及时提供高温预报服务,最大程度减少高温对足球场草坪养护的损伤。充分利用风廓线探测网做好低空风预报,随时准备为奥运安保提供一流航空气象服务。
气象志愿者赴一线
气象志愿者将担负“贴身服务”的重任,从而真正把气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最需要的地方。日前上海气象部门专门组建了气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奥运期间他们将奔赴奥运赛场、训练场提供现场气象咨询,发放《奥运气象服务手册》,使奥运气象信息以最快速度传递到奥运选手、赛事组织者和广大观众。同时志愿者们也同时承担了“互动服务”的任务,他们将不断征求赛事组织者、参加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制作不同的气象预报产品,通过针对性的渠道发布,提供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在此基础上完成奥运气象效益评估工作。
立足奥运翘首世博
8月的足球激情终将在奥运之后降温,但上海气象人的激情将不断延续,因为世博。上海气象倾力做好奥运气象服务的同时,也必将为世博气象服务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这财富是日趋完善的气象观测网络,这财富是日益精湛的预报技术,这财富是训练有素的服务团队,这财富是不断升华的现代气象服务理念,这财富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它深深浸润到每一个上海气象人的“血液”里,激发着上海气象人的创新激情、服务热情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