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大城市社区如何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8月6日,全国首个社区气象灯在上海宝山投入使用,作为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在社区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8月6日晚8点,随着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区长斯福民按动电钮,刚才还黑漆漆的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山八村社区四幢28层大楼顶部的一组气象灯瞬间亮了起来,许多过往的市民好奇地停下脚步,仰头观望着,并颇有兴趣地索取阅读着宝山气象局工作人员现场发放的宣传手册。
宝山“社区气象灯”是应宝山区政府的要求,在上海市气象局的密切配合下,双方合作共建取得的又一个丰硕果实。它结合宝山区的灯光工程,在夜间通过社区标志性高层建筑物上方6种颜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白色和紫色)灯光的变化,赋予了不同的气象灾害预警含义,提醒方圆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过往市民实时了解气象灾害预警情况,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御气象灾害的各项准备,为防灾减灾和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灯光预警系统建设作为宝山灯光工程的延伸工程和社区公共场所、主要道路气象信息显示装置的设置规划和建设的重要部分,将城市景观、城市功能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实践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推进了上海“测、报、防、抗、救、援”城市综合减灾体系建设的社区实践。在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是对公众气象预警信号发布渠道和传播方式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创新,是利用社区公共资源传播灾害性气象信息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行资源共享的全新尝试,有效提高了预警时效和信息覆盖面,切实解决了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使防灾减灾工作更加走近贴近百姓生活需求,切实提高了社区群众抗灾避险的能力,为市民营造了安全美好的生活环境。
据悉,在宝山社区气象灯启动前,上海市气象局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宝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雨介绍了灯光预警系统建设的背景、作用和意义,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袁招洪介绍了在下一步在推进灯光工程建设方面将要开展的相关后续工作,表示:社区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区气象灯是整个系统中具有上海大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上海市气象局将以此为起点,积极与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进行广泛密切合作、资源共享,进一步健全社区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系统,进一步强化城市气象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健全社区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系统,全面提高社区气象及衍生灾害的早期预警能力,真正把气象服务送进社区,让社区真正成为市民百姓避风遮雨、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