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回眸党建网 > 市属单位动态 > 稿件
副市长胡延照视察市农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
2008年9月9日 00:00
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作者:张 穗 龚丽英  

  9月8日,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在市农委主任孙雷等一行陪同下视察了市农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的免耕杂交旱稻和水稻新品种选育试验田,并与出席“绿色超级稻之节水抗旱稻——旱优3号”现场考察暨学术研讨会的张启发院士、谢华安院士及部分专家座谈。座谈会由院吴爱忠院长主持。

  在听取了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教授的“杂交节水抗旱稻——旱优3号”和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的“绿色超级稻选育构想与实践”报告,以及吴爱忠院长关于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试验基地试验示范建设等情况的简要汇报后,胡副市长肯定了“绿色超级节水抗旱稻”的概念和研究方向,对我院在旱稻选育栽培和优质粳稻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以及对上海新农村建设所提供的技术支撑表示赞赏,并希望院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区域合作和与市农委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总结经验,大力推广节水抗旱稻。胡副市长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充分反映上海农业的特色,突出重点,通过上海农业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全国,为解决中低产田的灌溉问题,促进水稻的节水、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增产,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超级稻”计划是由中科院张启发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提出的,目前,围绕实现“绿色超级稻”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和节水抗旱的目标,包括我院在内的多家科研单位正通过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育种技术的结合,选育了一批新种质(品种、组合),初步试种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次现场考察的全球首例节水抗旱稻——“旱优3号”,是院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主任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水稻抗旱性研究和节水抗旱稻育种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杂交旱稻。尤其是节水抗旱稻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可大幅度降低人工、能耗、灌溉用水和农药施用量,具有节本增效和提高食品安全等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悉,“旱优3号”将于本月底就可收割在沪上市,经专业部门检测,新米米质达到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米饭松软适口,具有香味。

[关闭窗口]